第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委员专访

打造洹河生态旅游文化长廊 拓展文旅融合深度广度(两会直通车)

——访市政协委员宋芳

□本报记者 李 杉

“古都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世界文化遗产——殷墟和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均位于我市。规划建设从殷墟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文化长廊,将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拉近文化和市民群众的距离。”今年,市政协委员宋芳带来《关于从殷墟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洹河两岸生态旅游文化长廊的提案》。她建议,沿殷墟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洹河两岸,规划建设一条生态旅游文化长廊,不仅可以让市民群众和来安阳的游客学习殷商文化、甲骨文文化,拓展我市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而且有利于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为市民群众增添绿色福祉。

宋芳表示,规划建设从殷墟到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生态旅游文化长廊是推动我市四大千亿级产业之一——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把殷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沿线的景区、景点和文化设施串联起来,有利于洹河的有效治理,对我市更好地开发保护利用文化资源、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完善提升城市基础设施都至关重要。她建议,以时间为脉络,以文化为主线,以景区景点等文化设施为载体,沿洹河两岸打造一条集观光游览、文化演绎、生态保护、民俗体验、休闲健身、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文化长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触摸、可感受、可体验,高标准实施水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项目,持续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