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郭 凡 通讯员 孟宪敏 石 洁)“我到镇纪委工作的时间不长,这段时间通过参与协作区案件集中审理,我的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工作起来更加有底气了。”2022年12月27日,古贤镇年轻纪检干事李秀娟在参加了协作区案件审理培训会后说。
据了解,为切实解决基层纪检监察机构案多人少、人员流动频繁、力量薄弱等实际问题,自2022年11月以来,县纪委监委在乡镇纪检监察“三化”建设中,探索实行“片区协作+集中审理”工作机制,着力形成上下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全面激活基层监督“神经末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科学布局破难题。按照“就近结合、优势互补、便于协调、促进工作”的原则,县纪委监委将全县10个乡镇划分为3个协作区,出台相关实施办法,明确协作区人员组成、工作职责等内容,规范工作制度;建立“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监督检查室+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协作区工作体系机制,形成县乡纪检监察工作同向发力、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制定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有效激励协作区担当作为、创先争优。
审理小组促规范。为进一步落实乡案县审制度,县纪委监委创新性地在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成立3个审理组,采取驻点办公、派员领班的工作模式,承担乡镇纪检监察协作区和乡镇纪委监察办公室所办理案件的审理职能。同时,出台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协作区审理组工作职责,全面规范审理案件程序;绘制协作区审理工作流程图,进一步提高案件审理标准化水平。截至目前,3个协作区共审理案件4件,整改问题9个。
集中充电提能力。县纪委监委要求协作区工作人员每月到县纪委监委跟班学习3天至5天;建立业务学习小课堂制度,每月开展两次集中业务学习,通过“业务培训+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干部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积极完善交叉审理、质量评查等举措,并通过定期培训、以老带新、以案代训等形式,不断提升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可亲可信可敬的基层纪检监察队伍。
“在乡镇纪检监察‘三化’建设中,我们以‘四个聚力、四个建设’为抓手,坚持‘四强四促’工作思路,结合汤阴实际,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片区协作,同时开展集中审理,打破了地域界限,整合了办案资源,进而促进基层审查调查更加优质高效,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