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许家沟乡:

巡山穿林除隐患 全力筑牢防火墙

□本报记者 刘长青

12月13日8时,54岁的护林员郝文军带着小喇叭,沿着山坡,一路上山巡查。他站在山头眺望,看到多数树木已经落叶,大片的柏树依然苍翠,给冬日的西山片区带来勃勃生机。

“遇到上山的群众,我要宣传森林防火知识,不要带火源火种上山,消除一切森林火灾事故的隐患。”郝文军说。他所在的殷都区许家沟乡应阳村山林密布,南大岭、九华山、寨子山等山坡上种植了柏树、松树、山桃、杏树、核桃树等,其中柏树种植量最大,森林防火工作丝毫不能松懈。该村林地分为东山、西山两个片区,共有3名护林员负责巡护山林。每天上午,负责西山片区的郝文军都会准时出门,巡山穿林,开展防火巡查工作。下午,如果没有雨雪天气,他也会上山进行巡查,用脚步丈量林地,巡护满山的林木。

“我的工作责任重大,马虎不得。”郝文军告诉记者,冬季天干物燥,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后果不堪设想。他每天都要上山巡查,加强森林防火宣传,防止有人携带火种点火。遇到清明等祭祀的日子,他尤其要打起精神,转遍山头,消除一切火灾隐患。巡山完毕,郝文军还要认真填写巡查日志,一笔一笔记下巡查地点、遇到的登山人员及防火宣传等情况。村广播经常提醒群众不要携带火种上山,网格员也经常检查护林员到岗情况。“目前,在应阳村,森林防火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我当护林员六七年来,村里林地没有发生过火灾。”郝文军说。在他心中,每日上山巡查,保障林地安全,这种坚持很有意义。

“除了各村的护林员,我们还利用技防手段加强监测,预防森林火灾。”许家沟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林业工作的工作人员刘成刚介绍。该中心启用了农业系统蓝天卫士监测平台。该平台传感系统灵敏,实时监控镜头能迅速确定着火点。值班人员通过画面进行监控。每隔5分钟,摄像头就自动360度旋转,如发现林地有冒烟等迹象,系统会自动报警。值班人员接到报警信息后,立即进行处置,确保火灾能够在第一时间被扑灭。

“秋冬季森林防火是我们的重要工作。”许家沟乡相关负责人说,该乡属于丘陵浅山区,林地面积有1821.4公顷,20个村中有11个村有护林防火任务。今年,由于天气原因,秸秆还田面积减少,大量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防火形势严峻。为此,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早谋划、强措施、抓落实,从防火宣传、灭火队伍建设、责任制落实等方面着手,保持森林防火工作高压态势,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按照林长制工作要求,该乡实行防火网格化管理,明确管护范围和职责要求。在护林防火关键时期,每个村增加3名至5名临时护林员。该乡还在二龙山、盘龙山等重要进山路口设立卡口,进山人员扫码登记。在坚持通过村广播、书写固定标语等形式防火的同时,该乡还发放《致全乡学生家长一封公开信》1万余份,并让山区村各户都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加强防火教育。乡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坚持每天有两人值班。乡里组建了两支扑火队,每队31人。各村“两委”干部包山头负责防火责任区 ,安排防火值班,组建了防火扑救队,全力消除火灾隐患,为林地筑起一道道坚实的防火墙。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