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林州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桂林镇三井村:

“古”今交织助发展 争创“五星”促振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指示精神)

□本报记者 郭 荣

宽阔平坦的柏油路贯穿全村,房前屋后花木随风摇曳,处处干净明亮……11月23日,漫步林州市桂林镇三井村,记者感到非常惬意。

来到村口的小广场,只见几位村民正在这里闲谈,说起村里的变化大家赞不绝口。“三井村是有1000年历史的传统文化村庄,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古建筑、古水井、古石槽。”村民郭发江说。

三井村的村名源于村里的三口古井,虽然已有上千年历史,但这三口古井依然滋养着这一方土地和百姓。

三井村是古老的,也是崭新的。宽阔平坦的通村柏油路和别具一格的景观小品、游园绿地,勾勒出三井村的新面貌。近年,三井村从制约乡村发展的人居环境入手,清除陈年垃圾、整治残垣断壁、打造游园绿地,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人居环境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们常年在湖北省,不经常回来。家乡这几年确实变化很大,回来就不想走了!村里空气好,道路全都硬化了,主要道路还铺了柏油。”村民郭海明说。

“村里这几年变化很大,以前,墙上到处贴的都是小广告,现在墙上干干净净的,大小街道都硬化了,哪里出现问题村干部都能及时解决,老百姓很高兴。”村民韩金洲说。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三井村围绕争创“五星”支部目标,以党建为引领,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开展治理“六乱”、开展“六清”集中整治行动,改善提升人居环境,依托黄李种植产业优势,深入挖掘村内传统文化资源,借助沿太行高速公路穿村而过的区位优势,积极谋划新项目、新产业,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工作。

乡村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三井村借助“三井黄李”这一产业优势,依托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黄李种植产业有了质的飞跃,种植面积、产品品质不断提升,成为村集体经济的主要来源。

“我们三井村从林果业优势入手,联合集体合作社发展黄李种植。目前,果园面积已发展到400余亩,其中村集体就有80余亩,加上光伏租赁等收入,村集体收入已超过25万元。”三井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郭爱明说。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三井村人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团结奋斗。近年,三井村以党建为引领,全面形成了“两委”干部做表率、党员代表走在前、全体群众齐参与的村庄治理格局。

“我们结合‘五星’支部创建,坚持党员‘三会一课’,每月开展农民夜校、月末例会等活动,通过学习夯实党员群众思想根基,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努力把三井村建设得越来越美好。”郭爱明说。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同时也为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三井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沿太行高速公路带来的区位优势,挖掘传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民宿,建设物流产业园,增加村集体收入,争取把三井村建设得更好。”郭爱明说。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