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长青 文/图
初冬时节,又恰逢微雨洒落。11月9日,记者在殷都区许家沟乡小寨村看到,铺设柏油不久的三河路如同一条黑亮的绸带穿村而过,路边的石楠树等绿植绿意葱茏,掩映着红瓦顶的民居,整个村庄静谧美好。
“俺村现在不比城里差。”在57岁的村民郭新虎看来,小寨村近年的变化振奋人心。他家住在村西头,门前铺了平坦的水泥路,整洁又美观。以前,门前一条土路,下雨天一片泥泞,坑坑洼洼里处处积水,骑车通过溅起泥点,颠簸不休。有的地方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晴天起风尘土飞扬,塑料袋漫天飞,村民们为此十分烦恼。如今,通往村外的三河路铺上柏油,主街道和绝大多数背街小巷进行了硬化。“现在有专人收垃圾,我把垃圾桶放在门外,有保洁人员走街串巷开车来清运垃圾,每天两次,垃圾堆放路边的现象不见了。”郭新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村里还新建了文化广场,群众开展文娱活动有了好地方。”53岁的村民李爱枝提及村里的变化,喜上眉梢。每到夜幕降临,一盏盏路灯将村庄照亮,文化广场上更是华灯绽放,村民们来到广场上,跳广场舞的,利用健身器材健身的,一片热闹景象。即便已是初冬,村民们热情不减,文化广场成了大伙儿的健身活动中心。“比起以前,村里发生的变化可不小。”61岁的村民蔡菊英兴奋地说。村里的河道砌上了石岸,部分墙体进行了粉刷美化。废弃的老宅院通过“空心村”治理被拆除,昔日的残垣断壁荡然一空,土地平整后种上了绿油油的蔬菜。明年还要种上庄稼,充分发挥土地的效力。“听说,村里还要建公办幼儿园,孩子们上幼儿园更方便了。村‘两委’给大家办的实事一桩桩、一件件,群众都看在眼里。”蔡菊英高兴地说。
“作为村干部,就要下大力气办让群众看得见的实事,让乡亲们真正得实惠。”小寨村党支部书记韩金旺告诉记者,该村是个拥有4200余人的大村。近年,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金融工作局的帮扶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小寨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今年9月,他们筹资50余万元,为村里铺设了柏油路,改变了三河路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旧貌。同时,乡里提供石粉、水泥,村里出人出工,对村里的北大街、后街等道路进行硬化。背街小巷的硬化也在稳步开展,从今年5月到9月,这项工作一直在陆续进行。截至目前,该村背街小巷改造硬化已达到90%。在背街小巷硬化的同时,村里同步实施污水管网改造,以解决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让村容村貌更整洁。今年春天,村里还在村老年活动中心附近种上了500多棵石楠、海棠等,扮靓了村庄。
“我们还重点推进了‘空心村’治理工作。”韩金旺介绍。一部分废弃老宅院长年无人居住,有的房屋坍塌了一半,有的甚至全部坍塌,一片片残垣断壁影响村容村貌。遇到雨天村民就忧心不已,这些老宅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村“两委”从今年春天以来,陆续开展了“空心村”整治工作。韩金旺带头,和村干部登门走访相关村民,描绘整治后的前景,耐心细致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目前,我们村已经拆除一批废弃老宅院,新增了12亩地。”韩金旺说,“下一步,我们还要继续推进‘空心村’整治,预计今年和明年共新增土地50亩,其中一部分土地用于新建一处公办幼儿园,剩余的土地全部种上庄稼。我们已争取上级资金筹建幼儿园,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
“明年再对村东部两条路进行整修。”韩金旺信心满满地说,“我们还筹划对村中的一处清代建筑进行修缮,建成小寨村的村史馆,留住村民的记忆,留住原汁原味的村庄历史,留住乡愁,让村庄面貌一新的同时,保留住小寨村独特的文化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