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破壁垒 降费用 提效能

——看我市如何优化提升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本报记者 黄亚楠

“合同线上办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选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时间,减少了来回跑的麻烦,我们感到十分满意。”近日,龙安区区直幼儿园施工项目承包单位负责人提起市住建部门的“合同在线签订”模式时赞不绝口。

近年,市住建局围绕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模式,设立“便企便民服务室”,架起政企“连心桥”,推出一系列暖心措施,企业倍感政务服务的便捷高效。市住建局建设工程招投标事务中心设置咨询服务员、投诉受理员、监督处理员三大员,开设办理事项“明白墙”,增设便民服务台,配备法律汇编和电脑,力求让企业“多走网路少跑马路”。住建部门深挖“互联网+”服务潜力,拓宽线上“高速路”,全力打通企业群众业务办理“最后一公里”。2021年12月29日,龙安区区直幼儿园施工项目合同成为全市首份在线签订合同。同时,住建部门推行“预约+延时”新模式,服务便民“不打烊”,真正实现政务服务全方位、无死角、全覆盖,以实际行动当好“金牌店小二”“贴心服务员”。

市住建局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服务内容,以实际行动擦亮“安阳最安心”营商环境服务品牌“金名片”,全面提升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打破竞争保护壁垒,深化市场开放格局,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

市住建局建设工程招投标事务中心建立以效率为导向的市场准入机制,实行非禁即入,全面清理各类限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等参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市场竞争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不合理规定,为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打下基础。“针对我市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规模较小等特点,适当调整标准,有效激发了中小企业的参与积极性。我市某公司在政策调整后多次参与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并获得了中标机会。”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2021年,参与我市市本级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的投标企业达到2285家/次,企业参与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活动活跃度较上年1754家/次增长约30.27%。

为进一步增强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以降低招投标市场主体负担为目标,能少尽少降低企业费用。我市取消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收取招标文件费,简化投标保证金退还手续,实现投标保证金“秒退”,大力推行以保险、保函等替代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切实降低企业综合成本。经协商担保公司保函费率由0.6%降至0.48%、单笔最低由500元降至400元,处于全省最低水平。在我市住建系统全面推行工程项目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自2021年3月启用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以来,已经累计出具电子保函6843单,为投标企业减少资金沉淀达11.98亿元。

细微之处见真心,为民服务无止境。市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从办事群众角度出发,把服务措施再优化得细一些、多一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切实维护开放竞争、公平交易、阳光透明和守法诚信的良好业态,全力推动建设工程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蓄势赋能、再做贡献。”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