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凡 通讯员 原金贵
金秋时节,田野里一派丰收景象,处处弥漫着瓜果的清香。
9月29日,记者走进伏道镇汤伏新城住宅小区,整洁的别墅,干净的庭院,看不出一丝农村的模样。细瞧,楼前屋后,少许金灿灿的玉米棒、几堆胖嘟嘟的花生果,耀眼、热烈,点亮了明媚秋光。
近年,汤阴县在城乡建设过程中,把城乡融合拿在手上、放在心上,当成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进。
“小城镇建设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最佳的沟通点,可以通过小城镇的建设,带动周边农村和城市进行各种发展要素的互联互通。”县住建局副局长李东彬介绍。
汤阴县坚持以魅力县城为中心、特色小镇为纽带、美丽乡村为基点的发展思路,促进小城镇与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带动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结合本地实际,县城周边的城关镇、韩庄镇、白营镇、伏道镇等乡镇,合理安排城乡、田园、产业、生态空间布局,形成协调一致、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模式,成为“城在园中、园在城中”的公园城市风貌。韩庄镇围绕汤河两岸,打造“蓝天、碧云、净土”,初步形成集教育培训、研学游学、餐饮住宿、农耕体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河两岸”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该镇的部落村更是响当当的全国文明村。
通过加快棚户区改造,改善城镇居民居住环境。今年,城关镇、韩庄镇、白营镇3个乡镇将基本完成44栋高层住宅3610套棚户区住房改造,10月下旬,棚改居民即可公开选房;居民可就近在工业园区就业,增加收入。据了解,城关镇等乡镇在附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业的居民逾万人。
其他乡镇根据各自区域优势和传统优势,提升品位,做“特”小镇业态。全面实施改革、规划、项目、镇村联动、生态、文化、产业大提升工程建设。瓦岗乡依托《邶风》发源地,精心打造诗词小镇;五陵镇依托传统瓜果种植,倾心打造瓜果小镇;任固镇依托林业发达,用心打造绿色小镇等新兴小镇业态。汤阴县还通过乡村“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环境整治等,实现农村生态、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三生共赢”。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城乡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谱写新时代美丽汤阴新篇章。”汤阴县住建局局长王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