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雪峰
8月31日,市教育局组织我们赴内黄支教的老师统一乘车出发。我收拾好行囊,带着几分期许、几分担忧踏上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之路。
2022年的教师节恰逢中秋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由于疫情,我和一些同事只能留在支教受援的学校。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与孤寂溢满心头。中秋节的中午,内黄县井店镇第五小学校长崔太周特意来到学校,给我们送来节日的关怀。他带来了内黄特色饭扣碗,自家产的玉米、花生,还与我们一起共进午餐,其乐融融,让我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乡村小学条件相对艰苦,崔太周得知我们在学校长时间不能洗澡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工人来到学校进行实地勘测规划,要为洗浴间挖管道通水,方便我们洗澡。他不顾年老多病,带领我们挖沟凿洞,立即着手建造。他身先士卒,一锹一镐都认认真真,用实际行动展现共产党员的本色,传承井店镇第五小学的优良传统,给我们这些支教和特岗教师上了一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
此时,我耳畔不由得回响起北关区教育局领导的殷切叮嘱:前去支教一定要好好干,把我们北关区教育理念和特色传递过去。同时,我回想起学校党支部书记郝然的亲切笑容:到了那里,需要什么尽管说,学校一定大力支持,你放心,只管好好干!
“好好干!”也是我作为一名支教的党员教师始终不渝的信念。平时握笔的手拿起铁锹,由开始的略显生疏到后来渐渐熟练,我深深地体会到“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也由衷地理解了近年国家反复倡导社会实践课的价值和意义。
3名特岗年轻教师也不甘落后,个个奋力争先。郑玲玲挥汗如雨,手上磨出茧子也不喊苦叫累;万子豪变成了泥人,汗水一次次浸湿了衣衫;程国云不怕脏不怕累,一点点对接挖通管道。我们在崔太周的带领下,还齐心协力移动了大锅炉罐。
第二天下午,教师李朝阳和任晓宁也分别从家里赶来帮忙。有了后援,我们一起填土、浇水、清理,工程很快竣工了。
望着整洁的校园、可敬可爱的崔太周校长、勤劳的同事,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温暖与甜蜜感油然而生。
虽然支教生活才开始短短十几天,但我却感受到了忙碌和充实,受益良多。乡间校园里的夜非常静谧,仰望星空,我想: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路上,沿途风景常换常新,倒不如把这次支教当成一次身体与心灵共鸣的旅行,带着知识、经验与期许去体验、去学习、去成长。
(作者单位:市健康路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