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域·汤阴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筑牢“红色堡垒” 用情服务群众(强能力 锻作风 优服务 促发展)

——汤阴县以党建引领隔离管控工作纪实

隔离专班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本报记者 郭 凡 摄)

□本报记者 郭 凡 通讯员 彭 鹏 陈建民

“隔离点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和马虎,接下来,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保护好群众、保护好自己……”8月31日,汤阴县委统战部进驻东西兰村隔离点,隔离专班立即成立临时党支部,迅速进入工作状态,隔离点点长、临时党支部书记田涛对做好隔离防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汤阴县突出党建引领,以能力作风建设为抓手,把隔离一线作为锤炼干部党性信念、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主战场”,将支部建在隔离管控“最前沿”,让党员冲在隔离管控“第一线”,把群众护在隔离管控“安全带”,不断完善隔离管控组和隔离点组织架构,筑牢抗击疫情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实现服务零差错、轮换无缝隙,全力保障隔离管控工作规范高效运行和防控措施落实落地,扎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8月30日以来,汤阴县安排6名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包隔离点,先后选派81名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隔离点点长、副点长,调配435名机关单位干部、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法院和检察院干警,成立隔离点专班38个,分批入驻到安康驿站D区和县域内各隔离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哪里有急难险重任务,党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第一时间成立38个临时党支部,在每个隔离点大门两侧各悬挂一面党旗,为每个隔离点装配“红色引擎”;坚持点内重大工作由党组织集体研究决定,临时党支部牵头制订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工作方案、应急预案;通过思想认识再强化、工作措施再细化、服务保障再优化,实现隔离点各项工作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个专班进驻隔离点后,首先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专班内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坚持工作间隙开展“三会一课”,实行“一日一会商”等例会制度,每天早上分别汇报前一天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进行集体研究解决,实行清单管理,逐条整改。坚持每天晚上组织专班人员学习最新疫情防控政策及疫情防护科学知识,不断提高疫情防控专业能力。各隔离点专班临时党支部要求专班党员率先进入“红区”,迎难而上,带头完成隔离点内的送餐、消杀、垃圾清运等工作。同时,注重发挥隔离人员中党员的作用,全面摸排隔离人员中的党员,组织隔离党员加入临时党支部微信群,动员他们主动亮明身份,带头执行防控要求,带头监督措施落实。

“想在前、干在前、抢在前”是汤阴县38个隔离专班临时党支部一直坚持的工作理念。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建立隔离人员微信群,发放告知书,发布防疫要求,对使用老年机的老人,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在门外提醒隔离事项。临时党支部成员将联系电话公布在隔离人员微信群,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电话,解答群众问题,满足群众合理需要。临近中秋,县隔离管控组安排配餐公司为每名隔离人员配送月饼、糖糕等糕点,通过微信群开展中秋灯谜有奖问答等活动,营造节日氛围,缓解隔离人员的焦虑情绪。对隔离的中小学生,发放书籍、文具、益智玩具等物品,丰富他们的学习娱乐生活。积极对接送餐单位,根据隔离人员需求,精心安排个性化餐食。在东西兰村13A隔离点,隔离人员主要是老年人,其中一名80岁的老人刚做过胃部手术,不能吃凉的食物,专班人员特别准备了电饭锅,保证老人随时能吃上热食。

隔离点既是一个特殊的“战场”,同时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严格落实隔离点防范规程的同时,隔离专班的临时党支部想方设法为隔离群众提供温馨的生活服务保障,努力做到“隔离不隔心、隔离不隔情”,带领党员群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