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蕴真 实习生 崔烨美
多元解纷,如何发挥人大代表的力量?代表履职,如何实质化参与矛盾调解?两者深度融合,如何为社会治理添砖加瓦?安阳县人大常委会创新人大代表履职形式和监督方式,在安阳县人民法院建设了人大代表工作室,派驻了3位人大代表,具体承担了案件调解、信访化解、见证执行、监督司法等工作,常态化参与案件调解工作,助力矛盾纠纷消停消化,走出了一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特色创新之路。
诉前调解 矛盾纠纷得化解
“驻院人大代表参与诉前调解工作,用法理兼顾情理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8月18日,在安阳县人民法院人大代表工作室,正在与两位常驻人大代表楚保臣、李志沟通案情的安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介绍。
我市某物业公司起诉安钢某小区81户业主索要物业费案件很有代表性。调解期间,两名人大代表不顾恶劣天气,赶到距离法院几十公里外的安钢某小区,挨家挨户进行沟通,逐门逐户记录业主不交物业费的原因,汇总后进行详细分析,制订调解方案和计划。经过几天耐心细致的沟通与调解,81户业主与物业公司达成调解协议,许多业主主动交纳了物业费。物业公司负责人感动地说:“公司没有花一分钱诉讼费,就拿到了应得的物业费。品牌调解室真是名不虚传!”
诉前调解有利于节约当事人诉讼成本,节约司法资源。在安阳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会向前来立案的当事人主动介绍、宣传人大代表工作室调解工作机制,如果当事人自愿选择人大代表工作室调解,则由人大代表进行为期1个月的调解,对调解成功的案件予以司法确认,对调解不成功的案件再转立案程序,最大限度将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前,将矛盾消除在起点。
全程参与 定分止争见成效
法律无情,调解有爱。安阳县人民法院人大代表工作室将调解工作贯穿案件整个过程,运用好注重证据依法调解法、法德结合以德调解法、田间地头现场调解法、动员力量协助调解法、选准时机适时调解法、当好裁判公正调解法“六法”,使当事人从心底里感到人大代表是真心实意为其处理问题、解决问题,更加明白理解调解的优势,真正做到案结事了、事了人和。
今年3月,因民间借贷纠纷,崔某将赵某起诉到安阳县人民法院,涉案标的10余万元。法官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平常关系不错,因还款事宜意见不统一导致矛盾激化,形成了诉讼,便决定调解此案,并专门邀请楚保臣、李志两位常驻人大代表参与案件调解工作。
调解期间,两位人大代表充分发挥自身群众基础好、社会威望高等优势,奔波于崔某、赵某家中,从风土人情及当地民俗入手,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在法官和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最终促使双方签订了分3期还款的调解协议。双方当事人对处理结果都很满意,专程赶到人大代表工作室致谢。
见证监督 阳光司法更规范
安阳县人民法院人大代表工作室积极参与当地有重大影响案件的见证执行以及涉及农民工、妇女儿童、老年人、医疗赔偿等弱势群体维权案件的调解。在安阳县人民法院受理13名村民诉同一家面粉加工厂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中,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丈量土地面积,多方了解周边土地租赁价格,充分发挥在当地的人缘、地缘优势,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找到了案件的平衡点,当事人之间达成了一致意见,13名村民先后撤诉。
如今,该工作室人大代表参与调解、见证案件执行已经成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法院工作的透明度及规范化程度。
安阳县人民法院人大代表工作室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共分流案件2113件,调解成功案件1112件,调解成功案件社会效果好、群众评价高。该工作室的成立是在找准司法工作与代表履职在基层治理中的结合点的全新尝试,是打造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新阵地、代表履职新平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新载体的具体探索,对提升法院整体工作成效发挥了显著作用。
“近年,安阳县人大常委会陆续在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公安局和县政务服务中心建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在乡镇为履职好的代表设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为代表开展常态化的执法监督、矛盾调解等履职活动搭建了平台。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人大代表工作室的管理,为代表依法履职、常态化履职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和最坚强的保障。”安阳县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