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领袖足迹 感悟人民情怀 做好统战工作的“功夫菜”
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祝振玲
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第一篇采访实录开始,我就成了“追剧者”,通读八部采访实录,总书记从事统战工作的经历,关心统战工作的点点滴滴,成为我做好统战工作的思想和动力源泉。
深刻领悟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对统一战线这个法宝十分熟悉,也非常重视。在地方工作期间,他曾分管过统战工作,被民主党派人士称赞为“统战工作的典范”。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理念,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探索,极富战略远见、充满高超政治智慧,有力地推动了福建统一战线事业的健康发展,更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形成发展打下了坚实理论基础、实践基础。我要主动作为、积极统筹,全方位多层次抓好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学习贯彻,让统一战线法宝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深刻领悟大统战工作格局重大意义。从习近平在福建的工作经历中,我找到了“构建大统战工作格局”这一思想的源头。他针对当时“统一战线不统一”的问题,在全国创新了统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指出“统战工作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情或者分管统战工作的领导个人的工作,要靠全党的一致努力,才能做好”“各职能部门都要树立全局观念,树立大统战观念,加强协作,互相配合,互相支持”。我市建立了“书记抓、抓书记”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市、县、乡三级党委成立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把统战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内容,作为党组织书记每年述职的重要内容,大统战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深刻领悟为党交友责任担当。统战工作看起来“虚”,但要出成绩、见效果,必须稳扎稳打、“虚功实做”。习近平总书记做统战工作的本领,集中体现为“交朋友”的能力。在地方工作时,他待人真诚,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经常帮助党外人士排忧解难,总是热情地说“有事就找我”,很多人同他打交道后都会被他感染,产生强烈的信任。我要学习总书记交党外朋友“做佛跳墙这样的功夫菜”的方法,加大与党外人士联谊交友的广度和深度,大力支持党外人士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真正肩负起党赋予的重任。
重温领袖成长足迹 汲取奋进智慧力量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王 朴
近期,通过专题学习“习近平的地方足迹”系列读本,追随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和奋斗历程,深刻感悟到伟大领袖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爱国为民的初心情怀、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和清正廉洁的高尚品格,感触颇多、获益匪浅。
一是真抓实干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就与人民甘苦与共,对人民的深情和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担当,早已深深融入他的人生追求之中,一路走来,千方百计促发展,一心为民办实事。念及自身工作,更要以履职尽责、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向总书记看齐,用实绩说话,以实绩捍卫忠诚,做到不图虚名、不务虚功,说实话、出实招、办实事,经得起百姓评议、组织查鉴、历史检验。
二是心系人民映初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当选总书记后的首次公开讲话,就鲜明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初心。总书记以深耕基层、踏实亲民的作风,赢得了老百姓“平民书记”的赞誉。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铭记总书记“切不可忘记了政府前面是‘人民’”的殷殷嘱咐,时刻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高质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是勇于创新开新路。早在梁家河时期,习近平就高度重视创新,以穿越时间的大智慧提出了一系列非常超前的新思想、新理念,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面对安阳市改革攻坚、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要进一步拓展创新思维,涵养创新环境,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下大力气解决好产业转型升级、投融资瓶颈、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等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将我市高质量、高水平发展不断推向新阶段。
四是廉洁奉公正风气。一路走来,干部的廉政作风建设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深思钻研的重大课题。从教育医疗到就业创业,从养老社保到环境保护,人民群众的痛点在哪儿,正风反腐的焦点就在哪儿。重温总书记反腐倡廉的重要论述和亲身实践,我有了更加深刻的领悟,信仰之基更加牢固,精神之钙更加充足。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进一步强化规矩意识,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自觉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坚决守牢从政为官底线,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本色。
擦亮为民本色 铸牢使命担当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代主任 刘胜利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工作经历,深刻领悟总书记高瞻远瞩的雄韬大略、赤诚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坚决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深刻领悟总书记高瞻远瞩的雄韬大略,真正把“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新时代政治监督的根本任务是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迎接和开好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聚焦“三新一高”等重大战略,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科技自立自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等重点任务和“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围绕省委书记楼阳生莅安调研指示要求和省、市一揽子政策强化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
深刻领悟总书记赤诚深厚的为民情怀,在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中坚定人民立场。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人心工作,必须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加强对各项惠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推进惩腐打伞,强化小微权力监督,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关切,让人民群众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深刻领悟总书记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纪检监察机关要主动应对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挑战,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紧盯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紧盯重点领域,持续强化“三不腐”一体推进,不断减存量、遏增量,强化对关键少数的监督,切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打赢反腐败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以党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向习近平主席学干事创业之道
市委常委、安阳军分区司令员 王树文
这几天,我认真拜读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工作经历系列图书,深深地被总书记的信仰追求、为民情怀、品格风范和非凡业绩所折服,特别是《让群众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正定足迹》一书,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一是要永葆崇高理想的“里子”。当年,习近平主席放弃优越的环境,抱着入“苦海”的心理走到正定,就是他把理想付诸实践的真实写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更需要一代代信念坚定、甘于奉献的党员干部接力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自觉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国梦,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
二是要走好服务群众的“路子”。书中有很多细节,都是习近平主席为民情怀的自然流露。比如,他很自然地和农民一起坐在地上聊庄稼活,拉家常;到了田地里,撸起袖子,和老百姓一起锄地。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思想上关心、精神上关怀、生活上照顾,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筑牢兴业强国基石。
三是要常拉调查研究的“袖子”。到正定工作后,习近平主席骑着一辆“二八”式自行车跑遍了正定所有公社、所有大队,他还经常组织随机问卷调查,大量掌握了真实情况,制定了符合正定实际的文件和发展思路。当前,社会发展存在不少新情况、新问题,群众有很多现实诉求,迫切需要党员干部“身入”基层,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矛盾问题,拉近与群众的情感距离。
四是要勇扛改革创新的“旗子”。习近平主席到正定后,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确立了“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战略,给正定带来了新的起飞。新时代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带头从惯性思维、传统观念中跳出来,瞄准时代前沿、把准时代脉搏、跟上时代节奏,紧紧抓住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集中火力攻坚,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五是要常照清正廉洁的“镜子”。习近平主席在正定工作3年多,一身旧军装、一双大头鞋、一辆自行车,轻车简从是他的“标配”;和普通干部共用一个食堂,一起排队用餐,从不开小灶,给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我们要把清正廉洁作为立身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为官从政的政治生命,任何时候都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自觉修身律己、慎独慎微。
用心感悟思想伟力 自觉躬身入局践行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党组成员 薛崇林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工作经历系列图书,对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从人民领袖的成长足迹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激发奋进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悟伟大思想根源,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从政经历遍及党、政、军各个领域,历经村、县直至中央等多个层级的主要岗位,其成长之路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活水源头。我们要怀着特别真挚、特别炽热、特别深沉的感情,深刻感悟人民领袖的风采和胸怀胆略,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推进伟大思想融入血脉、注入灵魂,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树牢人民至上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人民”二字重千钧,习近平总书记同正定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在福建,他三进下党、七下晋江、深入基层,关心菜篮子、肉案子、米袋子,帮助群众挪穷窝、拔穷根,让老百姓的肚子饱起来、腰包鼓起来、日子好起来。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持之以恒办好民生实事,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三、用心感受领袖魅力,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习近平总书记的七年知青经历,铸就了他坚韧不拔、志存高远、满腹经纶、内敛厚重的领袖魅力;在福建,他领导宁德摆脱贫困、谋划数字福建、治理水土流失;他擘画的省域治理“八八战略”,把浙江带上了发展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胆识与魄力,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宣传部门要把学习系列图书列入各级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结合“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的宣传宣讲,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为建设活力古都出彩安阳凝聚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学思践悟 勇挑重担 以更实举措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
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杨 炯
近段时间以来,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工作经历系列图书,对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体会尤为深刻,无论是在福建谋划的“人才经”,还是在浙江制定的“八八战略”,或是在正定实施的“人才九条”,这些人才政策视野宏阔、路径明确、举措有力,深刻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的格局境界和着眼长远的战略眼光,为做好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发表署名文章《念好新时期的“人才经”》,强调坚持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最大限度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尽其能。做好我市的人才工作,要秉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理念,更加聚焦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引才需求,持续深化“一岗一房”人才政策,构建更有竞争力、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更加积极主动地引进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通过打造高品质的人才生态,为安阳的高质量发展汇聚四方之才。
要健全更加灵活的人才机制。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明确把“人才强省”作为“八八战略”的重心,提出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做法和框框,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做好我市的人才工作,要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实践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的制度机制,积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
要细化更加贴心的人才服务。习近平在正定制定“人才九条”政策,大到建人才楼、设人才服务处,小到生活上提供全部细粮、搬煤到户,无不体现着习近平对广大人才的关心关怀。做好我市的人才工作,要聚焦人才关注的“关键小事”,在服务态度上更加用心、用情、用力,在服务内容上更加突出集成化、便利性,持续拓展“一卡通”服务内容,在服务品质上坚持高标准高要求,更加注重人才优惠政策的落地、落实、落细,真正让人才的事好办、把人才的事办好。
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好干部
市委常委、龙安区委书记 李 可
近期,认真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地方工作经历系列图书,如何结合实际把学习的热情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我体会,要自觉增强看齐意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躬身入局,真抓实干,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新时代好干部。
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融入血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忠诚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要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决策部署,是对党忠诚的基本要求。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对党绝对忠诚作为根本政治要求,做到党中央号召的坚决响应、党中央要求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干,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22岁离开陕北黄土地时,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要为人民做实事。作为领导干部,必须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以群众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结合龙安区实际,要扎实推进偏远山区道路建设、灾后恢复重建、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项目,重点抓好疫情防控、防汛抗灾,不断以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始终把以身许国作为精神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年轻时就已经有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以身许国的思想准备。作为领导干部,要秉持以国为家的情怀,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苦和乐的关系,真正做到夙夜在公、鞠躬尽瘁。
始终把务实担当作为工作准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作为领导干部,要树牢真抓实干的作风,围绕省委“两个确保”、市委“一个强市、八个领先”目标,聚焦落实“十大战略、百条举措”,细化工作清单,明确具体任务,久久为功、善作善成,推动各项工作往实里抓、向目标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