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亚伟 文/图
原产于南方的火龙果如今在安阳县北郭乡成功种植并畅销,助力当地乡村振兴。8月10日,初秋时节,在北郭乡里方村安阳九森种植专业合作社火龙果种植基地,排列整齐的支架上环绕着火龙果藤,枝叶四散,果实点缀其中。
大棚里,技术员吴志华正在查看果实长势。火龙果是热带水果,通过技术攻关,里方村摸索出一套适合在当地种植火龙果的方法,2020年10月开始试种,经过近两年的培育,这些南方水果试种成功,并且在里方村“安家落户”。今年的火龙果长势好、品质优,果实一成熟,不少市民慕名前来,采摘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里方村是北郭乡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几十年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近年,乡村治理腾出不少空地,村民曾尝试种植食用菌和其他经济作物,但都失败了。2020年,创业成功人士王保印投资10万余元重修了1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温室大棚,希望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经过多方考察和商议,村干部决定探索“南果北种”模式,试种南方水果。为了扩大规模,去年,里方村党支部书记王东运投资100万元扩建大棚,如今该种植基地有5栋大棚,共计0.66公顷,其中两栋大棚种植火龙果。该种植基地采用日光温棚栽培技术,北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能够让南果积累更多营养,口感也与众不同。7月到10月,火龙果品质最好。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今年的火龙果的长势很好,6月初第一批果实成熟,截至目前,火龙果产量1500余公斤,按照45天一结果的周期,预计今年能有6批火龙果成熟,共计产量1万余公斤。
里方村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有机火龙果吸引了慕名采摘的游客。前来采摘的市民郭宪丽说:“这里的火龙果非常好吃,果肉殷实,皮薄汁儿大,我们全家都特别爱吃。”
“南果北种”的成功给了王东运莫大的信心。他乘势而上,又试种了其他南方水果。“有1亩甘蔗、1亩丑橘和少量的榴莲、木瓜、蜜柚等,还有1亩的观光棚,里面也试种了少量猕猴桃等南方水果。”王东运介绍,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注册了商标,目的是通过土地流转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土地,促进产业发展,将来要引种更多南方水果,把种植基地打造成集观光、采摘、旅游于一体的乡村休闲目的地,直接促农增收,提升村集体经济。
通过“南果北种”,里方村“种”出了第一桶金。村干部表示,未来将在守牢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走出一条农旅结合的发展之路,一头连起农户百姓的“钱袋子”,一头连起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