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打造全民精神港湾

——安阳工会职工书屋规范化建设暨职工读书交流现场观摩会见闻

□本报记者 赵 慧

2022年,我市要建设完成100家新型职工书屋。它们将会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新要求,实现书屋电子化,包括阅读网站、移动APP、微信端等建设,能够融读书、学习、培训、休息、交流、沙龙等多功能于一体,建设区域重点选择一线职工、农民工和居住相对集中的基层企业、工业园区和重点建设项目工地,适当向乡村振兴重点区域倾斜。这是记者从市总工会近期举行的安阳工会职工书屋规范化建设暨职工读书交流现场观摩会上了解到的情况。

据了解,职工书屋是全国总工会创建的专属文化工程和公益性文化项目。2006年,内黄县建设了首家全国职工书屋,并成为示范点。10多年来,我市着眼构建书香安阳、书香企业品牌,全市各级工会以建设“书香工会”为抓手,以打造“五位一体”新型职工书屋为着力点,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及时了解阅读需求、广泛开展阅读活动、积极推进创建工作、扎实开展创建评选、有效创新服务管理,彰显了职工书屋独特的优势和作用。职工书屋日益成为广大职工提升素质、推进全民阅读、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企业职工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职工成长成才的摇篮。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新要求,进一步推动新型职工书屋建设,7月26日上午,市总工会组织各县(市)区总工会、产业工会、市直工会和安钢工会代表对我市5家职工书屋进行了观摩学习。

北关区税务局所在大楼设计年代久远,空间面积有限。该局工会同志发挥主观能动性,除了扩大原本职工书屋面积,还利用“U”型楼体在多个楼层走廊以及转角连接处设置书架,打造了多个开放式阅读空间,使职工书屋原本有限的空间得以延伸。北关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与市图书馆签订协议,成立了市图书馆北关区税务局分馆。该局计划向社会公众开放职工书屋,让这里优质的图书资源在满足单位职工需求的同时流向群众。未来,群众将在这里通过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市图书馆借阅书籍的通借通还。目前,该局通过布局设计和功能整合升级,集图书借阅、学习交流、文化体验、志愿服务等为一体的多元知识空间已经形成,并在技术方面加大建设投入,努力打造“没有围墙”的职工书屋。

在市中级人民法院、安阳县税务局、安阳县便民服务中心、崔家桥镇双塔村,观摩人员也对其职工书屋、劳模书架建设进行了详细了解,采众家之长。大家纷纷表示,这些职工书屋、劳模书架因地制宜、各有特色,并在新型职工书屋建设方面颇有成效,他们深受启发。

“我们通过实地观摩、交流分享,直观感受和见证了近年我市各级职工书屋、劳模书架建设的累累硕果。希望各级工会能够切实了解职工书屋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重要作用,规范提升全市工会职工书屋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型职工书屋建设,做大做强职工书屋品牌,切实保障职工的精神文化权益,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女职工委员会主任张爱敏表示,全市各级工会要积极探索新型职工书屋建设管理使用的新方法新路子,有条件的单位要向社会开放,努力成为市县图书馆分管,要和政府单位甲骨文书房、书屋相结合,资源共享(图书馆的资源书、报刊、电子书),推动职工书屋向“综合化、数字化、便利化”延伸,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更深入、细致、丰富的文化服务,切实把各级职工书屋打造成为书香安阳的一道靓丽风景。总而言之,新型职工书屋的建设要秉持思想引领、服务大局;工会主导、突出特色;统筹协调、融合发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创新发展、激发活力的原则,以提升职工书屋文化品质、拓展丰富职工书屋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等为主要任务,切实发挥其在加强企业职工文化、丰富职工精神生活、满足职工知识需求、提升职工能力素质等方面的推动作用。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