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侯沛丽 通讯员 郑 茜 实习生 付盛凯)7月26日,在北关区柏庄镇卫生院,退役军人吴相平像往常一样来这里复查开药。与以往不同的是,因为优先服务,他此次看病的时间缩短了不少。
“好几个月前我就看到贴在窗口的温馨提示牌,上面写着军人可以凭相关证件享有优先服务。今天我专门带着退役军人优待证过来,医院为我提供了热情周到的服务,这让我切实感受到军人的荣光。”吴相平激动地说。
如今,北关区辖区内的所有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全部在醒目位置张贴“军人优先”标识牌,这一变化源于北关区人民检察院开展的维护军人地位和权益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今年3月初,北关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的检察官通过现场走访、实地查看,发现辖区市级医院落实优先措施都很到位,但是县区级的多家公立医院和公立医疗机构存在未张贴“军人优先”提示标识、军人优先措施落实不到位等情况。经过多次走访、调研,检察官发现,有关行政机关存在履职不到位问题,致使军人权益未依法得到保障。据此,该院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召开联席会议,围绕建立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进行沟通和协调,就依法维护、保障军人地位和合法权益形成共识。3月16日,该院及时向负有监管职责的7家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这些部门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对不履行军人优待义务的行为予以限期整改。行政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整改并书面回复检察机关。为了确保整改效果,该院专门制作了统一规格的红色标识牌,并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了检察建议“回头看”活动。目前,各公立医院和公立医疗机构已经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保障军人权益和地位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文件,并在各窗口醒目位置张贴“现役军人、退役军人、三属依法优先”的服务标识,落实军人优先各项措施。
标识虽小,但守护的是军人荣光,更是守护的人民群众心底的红色情怀。北关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四级高级检察官索为民表示:“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与相关行政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形成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军人权益保护工作落实落细,在全社会营造尊崇军人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