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丹
“短暂的支教生活,让我有机会进入课堂、来到基层,用自己的所学所思给当地的孩子带去知识和欢乐,同时展示了家乡的文化和精神。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宝贵的实践经历。”7月22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安阳籍大学生赵心歌谈及自己带着家乡的红旗渠精神,在开封市杞县裴村店乡童萌实验小学开展支教活动的事,依然激动不已。
7月12日及此后一周多的时间里,赵心歌和其所在的聚沙启明星实践队队员,在童萌实验小学开展以精神文化进校园为主题的支教活动。活动期间,他们为当地的小学生带去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主题课。特别是在讲到家乡安阳的红旗渠精神时,赵心歌特别上心。
课堂上,赵心歌配合队员李适以“人工天河”的谜语打开话题,让孩子对红旗渠产生了浓厚兴趣。对于孩子的提问,赵心歌并没有急于答疑解惑,而是耐心细致地为他们介绍红旗渠的建造过程。当听到当时的林县地区因缺水导致粮食短缺、百姓生活困难时,孩子非常揪心,表示希望帮助当地的群众;听到为解决缺水问题,林县人民决定修渠引水,孩子马上表现出极大的开心;当听到修建红旗渠时很多人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时,孩子表情凝重,内心受到巨大震撼;当听到红旗渠经过千辛万苦修建好后,孩子如释重负。接着,实践队队员还为孩子播放了相关视频,让他们更直观地感受修建红旗渠时的艰辛,体会红旗渠精神及人的力量之伟大。
支教活动对赵心歌等人而言,也是受教育的过程。赵心歌和队员在给孩子讲解的同时,对于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赵心歌坦言,无论是红旗渠精神,还是其他展现河南人优秀品质的精神,都是一种精神符号,更是现代河南人战胜困难的力量来源。她将时刻牢记年轻人身上肩负的使命,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学习实践,争做大学生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