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雪
“后面跑步的跟上,你的运球重心太高了,三步上篮的中轴脚不对。”7月18日,记者在我市一家篮球馆内,看到一群热爱篮球的少年正在训练,而训练他们的正是记者采访的篮球教练王超。
王超是个“90后”,喜爱打篮球、看篮球比赛,家里的墙上挂着很多球星海报。“我从小学就开始打篮球,初中和高中也是校队的,曾经的梦想是入选NBA。但是受限于自己的身高和天赋,咱也就当个笑话听听吧。”王超笑着对记者说。
由于痴迷篮球,王超的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大学只读了个专科院校。他在大学期间经常参加各种篮球比赛。“毕业之后我就想着成立一个篮球班,教学生打球,奈何建立场地的费用太高,我只能放弃。”王超说,“之后两三年我一直送外卖挣钱。这几年,我发现市区有很多室内篮球馆,而且都在招篮球教练。我想这对我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2019年,王超应聘上了一家球馆的篮球教练。从那时候开始,他的生活与篮球就脱离不开了。“刚做教练的时候,每天脑子里都是想着怎么招生,怎么制订教学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我也有了自己的第一批学员。”王超告诉记者,“训练方案得根据每个学员的篮球技术来制订,手把手教他们的时候,我有一种自豪感,教别人球技是一件开心事。”
王超从事篮球教练工作已经3年了,日常除了训练学员,还要和同事一起准备打各种篮球联赛。“训练学员只是我工作的一部分,自己组一支球队参加比赛,既能锻炼身体,也可实现价值。每天泡在球馆里训练,挥洒着汗水,我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王超自豪地对记者说,“虽然每天很累,工作从早8点到晚9点,但是能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即使再累,心里也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