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李庆龄 实习生 江玥锡)7月15日,我市召开落实“‘十大战略’助推安阳发展”系列发布第五场滑县专场,滑县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刘凯就滑县绿色低碳的发展优势有哪些,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凯介绍,为积极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战略工作,滑县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长担任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任成员的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工作专班组长;制定了《2022年滑县绿色低碳转型战略考评细则》,包含7大项11小项指标内容和考核标准,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建立重点工作任务台账,压紧压实责任,每月跟踪工作任务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一是积极做好节能审查和节能监察。部门之间协调联动,强化节能管理,一手抓存量项目整改,一手抓新建项目把关,从源头上提升项目能效水平。加强对重点领域节能监察力度,以“两高”项目、违规用能企业为重点,实施常态化、专业化监察,严格事中、事后监管,压减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稳步推进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工业企业提标改造。二是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近年,滑县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截至目前,滑县风电总核准装机规模81.08万KW,并网规模74.33万KW,占总装机规模91.67%;集中式光伏项目2个,并网容量达到5万KW,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约12万KW;生物质发电项目2个,总装机规模达5.5万KW。三是加强“两高”项目管理。滑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政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厘清存量项目及在建、拟建项目底数,实施“两高”项目台账管理,实施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对拟建“两高”项目,严格执行会商联审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
滑县如何将优势再造中的“优势”转化为“胜势”。一是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争取让“流量”变成“留量”。优化综合运输通道格局,构建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济郑高铁濮郑段滑浚站南站房6月20日正式启用,滑县融入郑州“1小时经济圈”,有利于推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汇聚,对滑县加快转型升级、扩大开放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滑县将以此为契机,努力掀起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新高潮,大力推进濮卫高速公路、安罗高速公路建设,谋划建设通用机场、滑县专用铁路北延项目,进一步织密滑县交通网,推进交通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产业基础优势向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转变,争取让“存量”变成“增量”。滑县持续优化产业结构,重塑发展新优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高质量聚力产业升级,立足自身优势,把握产业规律,聚力提质扩量增效,做大做强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服装、智能装备制造主导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能源、化工、新材料领域招大引强,推动滑县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三是推动内需规模优势向供需协同优势转变,争取让“体量”变成“动量”。滑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强需求侧管理,促进供给与需求协同共进,实现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滑县户籍人口150万左右,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7.09亿元,同比增长10.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6.38%,户籍、居住证、农村土地等制度改革持续深化,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农民进城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滑县确立了“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滚动实施“三个一批”活动,以项目落地、投产、达效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力拉动有效投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