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红旗渠畔农家乐(一线见闻·基层行)

□本报记者 刘剑昆

“闲暇时村里人都爱坐在一起回忆我们村的发展历史,大家伙儿都觉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总结得真好。”7月13日傍晚,在林州市红旗渠畔的黄华镇魏家庄村蔡家沟自然村,老平农家院的女主人程瑞平向到家里就餐的游客讲述创业故事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村西的太行山如一面玉屏风,红旗渠一干渠穿村而过,老平农家院就位于一干渠西岸。游客们在西岸的石凳子上坐定,观渠水绿波荡漾,品尝着农家特色饭菜,把酒临风,好不快活。

魏家庄村以前是个穷村,可不像今天这样美,村子“灰头土脸”的,没啥资源,也没啥产业,村里人为了谋生多外出打工搞建筑。那时,程瑞平和丈夫在县城开了一家修车店谋生。

程瑞平将一盘儿野菜端给客人后继续讲故事:“10年前,我们回家时注意到,村里在一天天发生变化,村外的林坡禁止砍柴了,村里乱倒垃圾的现象消失了,残垣断壁拆除了,泥泞的主街道和穿村的公路都变成了柏油路,每天有好多游客开车或乘车路过。”

2013年,村里动员村民开办农家乐。大多数村民没有干过,心里有顾虑,怕赔钱。程瑞平和丈夫商议,认为蔡家沟自然村位于红旗渠和太行大峡谷的旅游线路上,开办农家乐应该有前途。夫妻俩把县城的修车店关了,回到村里利用自家的房子办起了该村最早的农家乐。

天道酬勤,老平农家院的生意一年比一年红火,最近3年每年的营业额都在100万元以上,被评为黄华镇“最美农家乐”、河南省“巧媳妇创业基地”。今年“七一”期间,程瑞平家还被表彰为安阳市“共产党员示范户”。

在程瑞平的带动下,魏家庄村已创建26户农家乐,从业人员200余名,年接待游客20余万人,实现营业额200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66.2万元。

魏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明生介绍,十多年来,林州市先后实施封山育林、红旗渠生态涵养、清洁家园、人居环境整治等工程,全面保护和营造绿水青山,村民才有了发展农家乐和民宿、收获“金山银山”的资本。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