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健康养老 上一版   
上一篇

专家话健康

高温天气警惕中暑

进入6月中旬以来,豫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烈日似火,最高气温高达40℃以上,大地像蒸笼一样,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坐着不动都会飙汗,更别说那些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工作的环卫工人、交警、运动员等。当人们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往往会出现头晕、头痛、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发热等中暑表现,重度中暑是可以致命的。因此,大家有必要认识一下什么是中暑。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指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或在炎热环境中进行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以高热、皮肤干燥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重度中暑。1.先兆中暑: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四肢发麻、动作不协调等。2.轻度中暑: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脉搏细弱、心率快、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3.重度中暑:大多数患者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昏倒痉挛,此前患者常有头痛、麻木、眩晕、不安或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继而出现皮肤出汗停止、干燥、灼热而微红、体温常在40℃以上等症状。特别要高度重视重度中暑,如得不到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重症中暑又称热射病,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患者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及多器官功能受损的严重急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的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的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而劳力型热射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

如何早期识别重度中暑

对于发热原因不明、曾处于封闭环境中的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的患者,若出现意识障碍等症状(除外脑卒中的可能)时,应首先考虑到经典型热射病。当患者有高温(高湿)环境作业或高强度体力运动经历,并出现高热、意识障碍等症状时,应首先考虑到劳力型热射病。如果出现以上情况,请立即拨打120,寻求医疗机构的专业化处理。

中暑的应对方法

对于先兆中暑和轻度中暑病人,立即将中暑者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休息;其次,让中暑者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打开电扇或空调,尽快使患者体温降至38.5℃以下;还可以用凉湿毛巾冷敷患者头、颈、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的部位,用温水或酒精擦拭全身。意识清醒的或经过降温清醒的中暑者可饮服绿豆汤或含食盐0.1%~0.3%的凉开水,立即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薄荷等中药。一般患者如果及时休息降温、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对于重症中暑,有高热不退、神志不清、抽搐等症状者,应在采取上述处理措施的同时尽快送至医院就诊。

中暑是可以预防的,降低死亡率的关键也是预防。早预防、早识别、早治疗,才能避免中暑带来的危险,让人们能够平稳度夏。

(安阳市灯塔医院急诊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贺红庆)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