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编者按:今天是7月7日,85年前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砥砺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将爱国情化为报国行,强筋骨、练内功,创造出无愧于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新业绩。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邓 娴

85年前的今天,卢沟桥的一声枪响,拉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大旗,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抵抗日寇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奋斗目标。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发动和组织各族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人民战争,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面对困难,革命先辈们为了家国大义、民族存亡,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表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顽强的斗争精神。今天,我们重温这段红色历史,就是要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红色故事,却有着同样的红色基因。20世纪60年代,在物资匮乏、山高路远的艰苦条件下,林县人民绝壁穿石、一锤一钎,苦干10年,在绝壁上凿出幸福渠。是什么支撑林县人民克服重重困难险阻、义无反顾地去修渠?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党能带领他们走出干旱缺水的困境。信念坚定,再大的困难也不是困难,没有起重设备自己造、缺炸药土法烧。林县人民自力更生、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艰苦的环境中创下人间奇迹。

不管是卢沟桥事件中的革命英雄还是修建红旗渠的普通群众,都是在为家乡奋斗,为了大家庭的安定,为了小家庭的幸福,他们义无反顾地奋斗着、奉献着。今天,像战争年代那种血与火的生死考验少了,物资匮乏搞建设的情况也不多见了,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仍面临着一系列重大挑战,经济发展与疫情防控如何统筹、如何应对风险挑战、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不断出现的问题处处都是考验。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在纷乱复杂的环境中迷失方向、在泰山压顶的巨大压力下退缩逃避、在糖衣炮弹的轮番轰炸下缴械投降。我们只有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信仰力量,牢记初心使命,在实干中做敢于担当的表率,才能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践证明,每一段红色故事、每一种红色精神都展现了梦想和追求、情怀和担当、牺牲和奉献,而这正是激励我们不断向前的红色力量。如今,家乡建设、美好生活的创造都需要用奋斗来成就。我们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行的能量,在实干中诠释初心,在奋斗中成就梦想。

行动是爱国情怀的最好表达

□高 倩

今天是7月7日,85年前,烽烟激荡,无数革命先烈誓死守家卫国;今天,祖国繁荣昌盛,中华儿女奋力创造着幸福生活。在这一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今后,我们仍将牢记初心,砥砺前行,在新征程中将爱国情、强国志化为报国行。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不乏爱国志士,我们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国担当,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责任,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誓言,更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爱国早已深深融入每一位国人的血脉,又在代代传承中不断得到丰富、发展,有了新的内涵。

爱国主义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在革命战争年代,爱国需要有“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无所畏惧;在发展建设年代,爱国需要像王进喜那样,有“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决心;后来,爱国需要有献身祖国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新时代,很多模范榜样用行动为我们重新定义了爱国,“时代楷模”黄文秀扎根乡村,为扶贫事业奉献一生是爱国;戍边战士陈祥榕“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也是爱国……从他们对人生价值与事业的思考中,我们读出,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振兴中华的责任,更是为之付出的行动。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因为爱国,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在民族危亡之际奋起反击,捍卫祖国山河;因为爱国,奥运赛场上空一次次升起了五星红旗;因为爱国,我们的产品与技术走出国门,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不论内外部环境如何,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穿越风雨,迎来新的胜利。

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一切风险与挑战的准备。爱国感情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强国志化为报国行,也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继承先辈遗志,听党话、跟党走,继续发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坚定信心,在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中交出优异答卷,在新的赶考路上,用行动表达爱国之情。

以奋斗致敬青春

□高 咪

弃博从军、参加阅兵,海军军官孙文强的从军经历令人赞叹。当孙文强被保送到中国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他看到一则新闻:19岁的战士郭豪在执行任务途中牺牲,烈士郭豪将“理想大于天,越苦越向前”写在头盔上。这一举动深深地打动了正在读书的孙文强,他决定中断学业,从军报国,在经过一系列历练和奋斗之后,他终于圆了军人梦。

当兵就要当最苦的兵,这是郭豪的座右铭,也是孙文强不断拼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源泉。青春不只是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许多年轻的战士守护边疆,用清澈的爱致敬最美的祖国,他们用实际行动发出了青春的夺目光彩,展现出青春最美的模样。

以奋斗致敬青春是年轻人应有的姿态。今年是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无数爱国青年勇挑重担。青年运动领袖李大钊、张太雷、周达文等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以激昂的笔触描绘新青年模样,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接续担当,书写一个又一个精彩的历史答卷。100多年来,无数革命前辈、仁人志士坚定理想信念,将无比闪亮的青春岁月奉献给祖国和人民,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当然,生活条件好了,奋斗的脚步不能停歇。盛世中华需要我们每个人助力,尤其是作为国家希望、民族未来的青年人,更要勇毅地接过奋斗的接力棒。从逐梦九天到“国之大者”,从抗击疫情到平凡岗位,无数青年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无私奉献着青春与智慧,有勇攻技术难关的航天科研人员,有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学家,也有逆行出征的青年志愿者,无数青年人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深爱,让梦想照进现实,书写了不同凡响的辉煌成就。

新时代既为青年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广大青年不仅要怀揣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更要多积累学识,锤炼过硬技术本领,让自己成为有用之才,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要脚踏实地,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脚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心中有梦,把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在各行各业出彩、出众、出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凡的业绩。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姿态,也是青春最高的荣誉,让我们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在各自领域内努力开创一番新天地,无愧青春、无愧时代。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