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政务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纪实

□本报记者 赵慧 通讯员 宋彦臣

今年年初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贴社会实际,开展了食品安全 “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全面大排查,积极回应市场热点和群众关切,通过多渠道收集问题线索,对我市食品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行为坚决从严、从快、从重处罚,通过提升食品监管执法人员各项能力,全力防范化解食品销售环节安全风险隐患,维护我市食品安全形势稳定。

上下联动 精准排查

专项行动开始后,通过经营主体自查和监管执法人员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市场监督部门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全面排查。

排查期间,市场监管部门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对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全面自查。对查找出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对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压实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监管执法人员在拉网普查的同时,结合重点问题、重点区域开展重点排查,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汇总清单、制定台账、划分责任、督促整改、适时通报,做到主体信息底数清、风险隐患底数清、重点对象底数清、整改落实情况清。

经过排查,市场监管部门为全市食品生产环节的1506个主体、流通环节的39749个主体建立了信息库;将校园周边、现制现售等824家销售者作为重点监管对象,风险监管等级调整为D级;将5813家散装直接入口食品、47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248家网络食品、91家保健食品专营店作为重点关注对象,加强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紧扣问题 精准施策

为回应市场热点和群众关切,我市开展了牛羊肉“瘦肉精”治理行动、畜禽肉类专项行动、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农村食品伪劣治理行动、网络食品净网行动、校园周边食品安全监管行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及时开展长江刀鲚和金银箔食品排查活动,对雅培品牌、澳大利亚产黄油等存在问题产品进行召回。

在抽检中出现三批次以上不合格产品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被投诉举报较多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和出现过违法行为的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被列为重点对象。其中企业需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体系检查,个体商户需接受全项目检查,问题食品需要追踪溯源,对责任单位和管理人员依法处置。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部门检查各类销售主体8277家次,检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135家次,巡查第三方冷库468次。

严查快办 精准打击

市场监管部门积极拓宽问题线索搜集渠道,通过群众投诉举报、食品安全抽检、多媒体曝光等方式对存在的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坚决从严、从快、从重处罚,做到发现一起、处罚一起、曝光一起。

通过12315投诉举报平台,今年年初以来,我市收到食品相关投诉举报2427件,立案8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万余元。与此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抽检不合格食品的处理力度,形成监检合力。截至目前,我市共完成食品安全抽检任务3619批次,覆盖食品27个大类,发现不合格和问题食品69批次,立案50余起。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市共对370余起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进行立案,罚没款240余万元。通过对一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的查办,形成了强大震慑,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明显增强,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注重实效 精准提升

结合市场监管改革法规新、基层干部调整队伍新、三年规划要求新的“三新”特点,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积极抓好食品监管执法人员培训,全面提高食品安全底线意识、风险排查能力和食品安全问题处理能力。

立足食品安全监管常态化要求,针对不同对象,针对进口冷链食品管理、食用农产品监管、“守查保”专项行动等工作重点,该局建立了“安阳流通食品监管”“安阳第三方冷库管理”“安阳农贸市场管理”等专项培训工作群,通过定期推送法律常识、小视频、幻灯片等方式开展培训,并通过设置课后作业、提问答疑、展示典型等方式检验学习效果。同时,通过网络会议,开展了线上植物油、食品标签、肉制品监管等知识培训。截至目前,该局共培训县区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各类骨干330余人,基层执法人员监管能力和从业人员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俊杰表示:“下一步,我局将结合年度工作要点,全面梳理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案件查办、投诉举报、媒体曝光中反映出的问题线索,汇总形成风险隐患排查清单,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强化检查结果等信息通报,形成监管合力,持续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全力营造群众安心、放心、舒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