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庆龄 文/图
近年,龙泉镇妇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团结和引领广大妇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功立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推进妇女工作,当好“娘家人”。
6月15日,在龙泉镇东上庄村的菊花产业基地,16名妇女一边聊天一边飞快地除草、浇地。每天,数十名妇女忙完家务就聚在这里干活。“多亏镇妇联牵线搭桥,我才能轻轻松松在家门口赚到钱,还能抽空回家干农活、照顾家里,挣钱和顾家两不误。”在这里工作的农村妇女霍廷英高兴地说。
“没有镇妇联的帮助,就没有我现在的事业。”回想自己一路走来,霍廷英对镇妇联有道不尽的感激,“我是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以前就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没有啥收入,是‘娘家人’让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我带领菊花产业基地的十几名妇女一起劳动,通过自己的双手有了稳定的收入。镇妇联除了安排我在菊花产业基地干活,还吸纳我参加各类培训和活动,使我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如今的霍廷英不仅生活越来越好,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能增收致富,更能收获自强与自立。”龙泉镇妇联专职副主席李香茹真切感受到了霍廷英的转变。霍廷英的事例是龙泉镇妇联聚焦妇女岗位成才、积极引导妇女建功立业的一个缩影。
凝聚致富带头力量,助推妇女就业。龙泉镇妇联积极整合资源、开拓渠道,为有意愿务工的妇女寻找合适的工作。针对家庭环境复杂、时间不足、只能在家就近就业的妇女,该镇妇联与村内服装加工厂、菊花产业基地和果蔬大棚相结合,给她们安排合适的岗位,让她们足不出村挣钱,兼顾家庭和工作;对于没有就业技能的妇女,该镇妇联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让她们学一技之长,提升就业能力。截至目前,该镇妇联已为30余名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龙泉镇妇联始终坚持“民生无小事、民生无易事”原则,大力宣传“两癌”筛查工作,在全镇33个村设立健康管理员,与镇卫生院结合,每月到各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至少一次;号召镇、村两级干部利用群众专题会议、代表会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宣传“两癌”筛查的意义及“健康中国”的概念,提高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要求全镇各村干部摸清底数,结合镇妇联、镇卫生院、区妇幼保健所,以统一口径统计核定出符合‘两癌’筛查的适龄人员名单并分发到全镇各村,由各村划分区域到人,通过入户走访、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适龄群众讲解‘两癌’筛查的意义及重要性,倡导适龄群众积极参加‘两癌’筛查,珍爱生命。”李香茹介绍,去年,全镇适龄群众的“两癌”筛查率达到了100%。
妇女把妇联亲切地称为“娘家人”,是因为在她们受到委屈、遇到困难的时候,总能感受到来自妇联组织的温暖、关爱与鼓励。龙泉镇妇联紧紧围绕“党政所需、妇女所急、妇联所能”下功夫,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组织妇女、宣传妇女、团结妇女,密切联系妇女群众,切实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