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剑昆 文/图
“我们今天乘公共客车去林州市区,一是去市里转转,买点儿降压药,二是去给亲戚送点儿花椒和红薯片。”6月20日上午,在林州市石板岩镇西乡坪村的公共汽车候车点,年逾古稀的石金山夫妇扛着两个编织袋走近等候在那里的一辆公共客车,回答着乡亲的问候。
“老乡,货放到底仓,人上车厢。”司机王来江立刻上前招呼,并打开了客车底仓,帮助老人把货放了进去。
“有了公共客车真方便,想去县城抬脚上车就到了,真好!”村民刘雪英说。
2021年5月6日,林州市开通了市区至石板岩的旅游公交线路,一条线路到西乡坪村,一条线路到高家台村,沿途经过王相岩、石板岩、桃花洞、郭家庄等村和旅游景点,与石板岩镇的农村客运线路相连接,方便了山区群众的就医、买卖等出行需求,拉近了群众与集镇、县城的时空距离,山区群众普遍叫好。
叫好的还有山外来的游客。
“雨中乘坐公共客车登石板岩别有一番情趣,我感觉这真是穿云破雾走天路。”在西乡坪村旅游的林州市民刘晓军告诉记者。
他与几个朋友于6月10日乘坐公共客车从林州市区到石板岩镇西乡坪村旅游。雨中行天路,他们领略到了一番独特的风景;在西乡坪村的农家乐小院住了几天,更感受到了这个“世外桃源”的安宁祥和。
“西乡坪村地处偏远山区,是一个库区移民村,有1500多口人,不少青壮年村民带孩子在林州市区居住,留守的多是老人。以前这里交通不便,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和村民出行。自通公交车以后,村民来往城乡方便了,可以将家里的农产品带出去销售;暑假期间,青壮年村民可以带着孩子回来避暑;来村里旅游的游客多了,农家乐生意更火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了。”西乡坪村党支部书记王景玉说。
“通了公共客车,来我们这里旅游的多了,我们山里的花椒、土鸡蛋、小米等土特产就好卖了,身价也涨了。”在海拔1300米处的太行山区,任村镇盘龙山村党支部书记王生有告诉记者。
近年,林州市扎实推进“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打造现代全域交通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该市采取城市公交线路向农村延伸、城乡班车公交化运营、偏远山区班车真通实达等措施,开通城乡客运班线184条,基本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乡镇为单元、行政村为节点覆盖全市所有乡村的客运网络,实现了“开得通、留得住、可持续、常态化”的农村公交化目标,方便了群众出行。林州市也因此荣获“河南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荣誉称号。
荣誉不是目标,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是奋斗目标。
林州市是旅游城市,该市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纽带来推进,通过畅通旅游公路,搅热乡村旅游,带动生态富民,实现乡村振兴。目前,全市共有A级景区12个,旅游道路总里程637公里,开发红色精神研学、乡村旅游体验等特色精品旅游线路16条。一条条公路将太行大峡谷、红旗渠等旅游观光文化景点、周边生态果园采摘、花卉观光旅游、休闲游园等生态项目“串珠成链”,实现了“一路风景通四方,条条大道通景区”。
这里有“人工天河”红旗渠,这里有“百里画廊”太行大峡谷,这里有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因为条条大路穿太行,这里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