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园上、园好上、上好园”是家有幼儿的群众最真实、最迫切的期待。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近年,北关区把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作为重点任务,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本报记者 王嘉晨
近日,在万金大道与兴邺路交叉口东北角(柏庄镇)和创业大道西段路北(民航路街道),分别有一栋3层小楼十分惹眼。这是北关区今年投资4900万元新建的北关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和投资2600万元新建的北关区第三实验幼儿园。
“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北关区多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幼儿园项目建设。在充分考虑人口变化和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我区决定在公办园资源不足的这两个地方新建公办园。两园建成后,全区公办园将新增36个教学班1080个学位,办园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6月16日,北关区教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确保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该区实施建设明细周报、月报制度。为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该区加大指导、扶持、监管力度。目前,两园均已完成主体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施工,预计今年9月可投入使用。
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北关区以“优质”“均衡”为导向,以“规范管理、丰富内涵、提升品质”为原则,以打造品牌为目标,通过“集团化办园”等方式,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10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7所、民办幼儿园85所。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幼儿15005人,其中公办园幼儿2696人、民办园幼儿12309人,基本形成了“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在提升数量的同时,北关区还通过公开招教、小学富余教师转岗、招聘巡回支教志愿者等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幼儿园教师总量。目前,该区幼儿园教职工2177人,其中公办园教职工456人、民办园教职工1721人。该区还通过实施“区培”计划、名师培育工程等,分步骤、分层次开展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
未来,北关区将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和支持水平,用于扩大普惠性资源、补充配备教师、提高教师待遇、改善办园条件等,进一步扩资源、调结构、增普惠、提质量,发展更多“好而不贵”的幼儿园,以合理费用让幼儿享受更加充裕、更加普惠、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