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我市最高气温超过40℃,烈日炙烤着大地,气象部门多次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提示市民注意防暑降温。但为了城市更美好,为让更多人能正常生活,有相当一部分劳动者依然奋斗在日头下,挥洒着汗水。
阳光很烈 他们很美
□本报记者 邓 娴
6月17日以来,我市接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最高气温超过40℃。烈日炙烤着大地,路上的行人戴着帽子、穿着防晒衣,行色匆匆,生怕被烈日多晒一会儿。但是,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高温下进行着日常工作,在烈日下坚守着一份初心和使命。
6月17日15时,环卫工人曹贵英开始了下午的工作。她工作的路段在文明大道朝阳路至光明路之间。只见她把非机动车道的垃圾扫干净,又开始拔人行道上的杂草。她告诉记者:“虽说扫地机械化了,但是在路边车辆的夹缝中和一些犄角旮旯,机器扫不到,还得靠人工。”
“气温高,多喝些水。”记者说。
“带着呢,这附近没有接水的地方,每次出门前都接满一大杯。”曹贵英说着,骑着装着垃圾的三轮车去了下一个路口。
同样是清扫垃圾,园林工人芦菊梅的工作稍微轻松点。她的工作是捡拾绿化带里的垃圾,包括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间的隔离带、人行道上的绿化带。她说:“绿化带里经常有塑料袋、废纸之类的垃圾,得一遍一遍地捡拾,天气热,你看,汗水不断。”
当天15时30分,在永明路与文明大道交叉口,交警秦壮壮在路口执勤。“大叔,您逆行了。”“请戴上头盔。”遇到逆行者或者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市民,秦壮壮就要一遍一遍提醒。“同样的话一下午要说五六十遍。”秦壮壮说,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炎炎,交警都是要坚守岗位的。
高温天气,大家都想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待着,不想出去吃饭就叫外卖。6月18日中午,大街上行人稀少,但每条路上都能看见外卖员的身影。在万达金街,只见外卖员快速穿行在各饭店间,有的手里拎着四五份快餐。他们用防晒面罩、冰袖等把自己包裹严实,尽量减少烈日暴晒。一位等餐的外卖员对记者说:“越是不好的天气,我们的活儿越多。光今天中午已经跑了10单了,手里还有5单。中午的订单多些,晚上有时候送到24点。”和记者简单说了两句话,这位外卖员拿上餐,匆匆赶往送餐地。
高温天气下,环卫工、交警、外卖员、快递人员、路边的修车师傅等劳动者为了良好的城市环境、交通秩序,为了养家糊口,在烈日下辛苦奔走。阳光很烈,但他们很美。
网友声音
给户外劳动者多点关怀
□本报记者 高 咪
这个夏天,北方多个城市进入“炙烤模式”,我市最近几天的最高气温在40℃以上。但是,即使是烈日炎炎之下,依旧有许多劳动者坚守在一线岗位上,他们是环卫工人、交通警察,是快递员、建筑工人,他们在炽热的天气挥汗如雨,为城市的建设发展和居民便利生活贡献力量。如何关爱高温下的劳动者?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昨天,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最近,网友“天天”看到一篇倡导关爱高温下劳动者的帖子,她转发到微信朋友圈并发文:“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正是因为有你们的辛勤付出,更多的人才能享受清凉的生活。”不少朋友看到这则信息后纷纷点赞,并表示高温下劳动者的辛苦应该得到社会更多人的关注。网友“随缘”也表示:“我们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首先应该尊重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外边不随手扔垃圾、遵守交通秩序、遵守社会基本准则,减轻户外劳动者的负担,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与关怀。”
一些单位和个人正在用实际行动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网友“春意浓浓”说:“在平原路上,一些商铺、小店打出‘店内有空调、冰水,可进来歇脚’的字样,十分贴心。”在“春意浓浓”看来,高温关怀不局限于政府部门,也可以发动社会力量,鼓励更多的群体参与进来,共同为一线劳动者送去舒心与清凉。
当然,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权益还要有制度层面的保障。前不久,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发放高温津贴。用人单位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冲抵高温津贴。网友“风”认为:“严格落实相关规定,各级工会、监督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劳动保护和监督检查的职责,督促用人单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对‘搞变通’或‘打折扣’的企业要进行严惩。”网友“玲儿”说:“用工单位也要有足够的担当和作为,比如,制订预防中暑应急措施、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发放消暑爱心礼包等,坚持以人为本,才有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采访中,众多网友表示,每位辛勤付出的劳动者都应被善待与尊重,关爱高温下的劳动者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体现。同时,完善法制保障、强化法律责任,将极端气候下劳动保护纳入制度设计和法律保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让广大劳动者干得舒心又安心。
歇脚 饮水 送清凉
一线劳动者有了“防暑方”
□本报记者 高 倩
“大姐,天太热了,我们准备了绿豆汤,快进来歇歇吧。”6月18日上午,天气预报发出了高温红色预警,而我们的“城市美容师”依然坚守岗位。在迎宾公园附近的劳动者爱心驿站,文峰区总工会正在开展关爱户外高温工作者活动,工作人员为附近的环卫工人、绿化工人送上了矿泉水及绿豆汤。
走进爱心驿站,不少环卫工人坐在椅子上喝水、休息,空调的冷风与清甜的绿豆汤让他们额头上的汗水渐渐落去。驿站里设施齐全,不仅有饮水机、微波炉,还备有医药箱、花露水。一位正在休息的环卫工人感慨,驿站环境好,里面有网络、书籍、针线盒,还有雨衣、雨伞,就像他们的第二个家。“劳动者爱心驿站除接待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外,市民也可以进来歇歇脚,旁边的母婴室也是为了方便群众而设。”文峰区总工会副主席闫妍介绍说,北高速口的劳动者爱心驿站24小时开放,考虑到周边大车司机多,交警、医护人员等一线工作者比较辛苦,想多为他们提供些便利。
记者采访了解到,截至今年5月,我市共建设了320余家爱心驿站,今年计划新增104家,切实为户外工作人员提供“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的爱心服务。“夏季高温天气较多,我们时刻关注着天气情况,为大家提供冰镇的矿泉水,在气温超过36℃时,还会让下午上班的环卫工人推迟1小时工作,避开高温时段。”文峰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副主任胡滨说。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的,龙安区总工会的夏送清凉活动也在火热进行着。“大家辛苦了,这么热的天气还要坚守岗位非常不容易,给大家送来了水和西瓜,解解暑。”在安阳光华粮油有限公司大院里,龙安区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牛剑锋一边给企业职工递送带来的慰问物资,一边叮嘱大家要注意防暑,保证安全。室外暑气蒸腾,安阳义信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顶棚上一排排巨大的风扇旋转着,给正在作业的工人送去了阵阵凉风,温度适宜,工人们正专心干着手里的活计。看到龙安区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加班给工人们送清凉,一名企业管理人员连忙招呼大家来领物资。
在我市,夏送清凉的活动还有很多。记者从市总工会获悉,为做实“四季送”服务工作,做好夏季高温防暑降温工作,擦亮夏送清凉品牌,我市将在6月至7月,由全市各级工会在全市职工中同步开展送清凉活动。“今年会以职工需求为导向,采取上门服务、集中慰问、个别走访等形式开展活动,兼顾新业态领域,把慰问物资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市总工会保障部工作人员沈蓉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