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身边典型、做忠诚卫士。为积极展现安阳公安队伍良好形象,着力锻造素质过硬公安铁军,即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全市公安机关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人物,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引领全市公安民警和辅警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全力服务安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本报记者 王 倩
从当社区民警的第一天起,他就立志要视社区为家,把群众当亲人。11年来,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帮扶困难群众、挽救失足青年,解群众之所难……当他离开任职仅两年的新营街社区时,群众联名写信挽留;他离开时,群众流泪相送。来到高阁寺社区后,他以真心待群众,与群众结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情厚谊,他就是市公安局文峰分局东大街派出所指导员兼高阁寺社区民警李江涛。
为做好社区警务工作,李江涛自创“江涛工作法”,用网格化管理实现了辖区实有人口、房屋的有效管理。使用这个工作法,无论哪个民警管理这个社区,只要轻点鼠标,各种信息随手拈来。
他拯救了失足青年
11年前,刚任社区民警的李江涛了解到,辖区青年王某无父母、无亲人,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还被公安机关处理过。李江涛非常揪心,主动来到王某家,跟王某谈人生、谈理想,谈责任,谈家庭。一次次地走访、一次次地交心,让王某逐渐找到了人生方向。更让王某感动的是,李江涛不仅在生活上竭尽所能地帮助他,还给他找了一份管吃管住的工作。当王某想做水果生意时,李江涛又想方设法帮其寻找客户……在李江涛的影响下,现在的王某已经是一名自食其力的水果商贩,娶妻生子,家庭幸福。
在王某心中,是李江涛改变了自己的后半生,没有李江涛的教诲和帮助,自己不可能有现在的幸福生活。为回馈社会,端午节时李江涛慰问社区孤寡老人,王某送上两车西瓜;2020年疫情期间,王某又送上200多公斤蔬菜,和李江涛一起送到困难户家里。
他创建了“江涛工作法”
为方便社区警务管理工作,李江涛按照省公安厅党委提出的“一村(格)一警”的决策部署,利用两年多时间采集、录入信息,创新设计了社区平面图和人口房屋信息网格,摸索出了一套“江涛工作法”。通过“江涛工作法”,以后无论哪个民警接管这个社区,只要点点鼠标,社区的所有信息资料都能尽收眼底、随手拈来。
2014年2月,河北省涉县公安局向李江涛求助,想寻找住在其辖区的老人杜某某,而杜某某与河北的求助者已经40多年没见过面了。仅用两分钟时间,李江涛就在网格中搜索到杜某某的名字,很快就找到了其具体住址及联系电话,了却了求助者40多年的心愿。
2020年10月6日,分局刑警大队在办理一起重大电信诈骗案件时,获悉一名嫌疑人在李江涛分管的社区内居住。李江涛在社区平面图上搜索到嫌疑人居住的房屋照片,随即把嫌疑人住所的概貌、居住房间发送到办案民警手机上。根据李江涛提供的信息,办案民警当天就成功抓获了嫌疑人。
他是辖区群众的亲人
命运多舛的徐大爷是位失独老人,儿子早年去世,家庭困难,现在一个人居住。平日里,李江涛经常来到老人家中,与老人拉拉家常,帮老人做点事儿,逢年过节还会送上自费购买的米面油等慰问品,在老人的心中,李江涛就是自己的家人。3年前,老人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李江涛来老人家中走访时主动把电动自行车推走,花钱给老人上了车牌。老人因儿子去世需要领抚恤金,其儿子单位让老人开具证明,李江涛跑了半个月,到相关部门为老人办齐了所有手续,又给老人儿子的单位写信说明情况,免去了很多麻烦。
家住县前街的袁大爷老两口都是84岁的老人。几年前,李江涛为他家申请到两万元救助金,给他们身体残疾的儿子更换了坏死的股骨头。每逢提及此事,袁大爷总是万分感激。
他是抗疫先锋战士
2020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李江涛挺身而出,召集社区干部开会,稳定情绪,明确工作重点。他带领全体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宣传防疫知识,对社区实行24小时防控。短短十天时间,他带领社区干部共检查疑似人员210余人,关停社区内公共聚集场所19家,有效筑牢了辖区安全屏障。
2021年7月21日晚,安阳遭遇暴雨袭击。22日5时许,李江涛趟着水来到年近九旬的姚大爷家。姚大爷的子女不在身边,老两口正坐在满地是水的屋内满面愁容、不知所措。李江涛立即拿来工具,将屋内的积水清扫干净。当细心的李江涛检查老两口的厨房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液化气味,他立即打开门窗通风,并叮嘱老人千万小心……后来,老两口逢人就说:“如果不是江涛,我们可能早没命了。”
在平凡的岗位上,李江涛以对群众的火热之心,对辖区百姓的赤子之情,尽心尽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烦心事,用忠诚与奉献不断谱写为民爱民的新篇章。他用自己一心为党、一心为人民、一心为工作的赤诚之心温暖着辖区的每一寸土地,传递着人民警察的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