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凡
6月10日,走进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汤阴开发区),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场面处处可见。工地上,机械设备轰鸣运转,建设工人挥汗如雨;园区内,一条条道路平坦坚实,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大批主导产业项目的顺利启动,反映出开发区项目建设的蓬勃态势,也吹响了奋勇争先的“冲锋号”。一幅幅跨越式“蝶变”的奋斗画卷正徐徐铺展,一股股“敢为天下先”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与魄力已彰显。
得风气之先 立时代潮头
作为全省改革试点开发区,汤阴开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党代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基于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以清醒的判断、坚定的态度、果敢的抉择、有力的行动在全市率先完成了“三化三制”改革。这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瞄准制约发展的堵点、阻点,以专业化、市场化和去行政化为方向,实行全员聘任、竞聘上岗、合同管理、绩效考核,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发展还要拳头紧。汤阴开发区通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管委会+公司”改革路径,调整优化开发区与属地政府之间的关系,剥离开发区社会管理职能,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管理、投资服务和招商引资上,从本质上回归开发区的经济属性,明确企业服务、项目推进、完善基础设施等主责主业,全员全力发展经济。组建成立的开发区建设发展公司和开发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专职负责开发区建设资金筹集、基础设施投资运营、公共服务,为开发区及县域内中小企业提供金融信用担保及融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发展。
为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汤阴开发区建立从管理层到普通科员的全员聘任制。同时,构建全员目标绩效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薪酬收入直接挂钩,目标完成程度决定薪酬水平高低,实现薪酬管理由“死工资”向“活薪酬”转变,激发全员干事创业的热情。目前,全员竞聘已经完成,一批德才兼备、年轻有为、创新能力强的干部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走上适合自身发展的岗位,扛起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抓项目之实 续发展辉煌
一座座新型的厂房,或竣工投产、或安装设备、或加紧建设;一辆辆运送产品的货车,打通了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一张张宏伟的蓝图,在建设者手中描绘出清晰的脉络……项目建设的“加速度”得益于开发区持之以恒抓好发展环境的不懈努力。当前,汤阴开发区正全力推进全域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紧盯市政配套设施、企业整体形象等提升重点,坚持“精准摸排+台账管理+高标准验收”工作模式,实行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开发区发展环境呈现崭新面貌,全区企业、职工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围绕这次改革,汤阴开发区坚持前瞻性谋划、系统性重构、整体性提升,将“三化三制”改革的成效体现在项目建设中。树立“项目为王”导向,建立完善重大项目调度机制,滚动实施“三个一批”项目建设,围绕食品、精品钢及深加工、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创新招商方式,综合采用市场化、专业化、产业链、科研成果等招商方式,推动形成了主导产业、骨干企业梯次发展格局。同时,坚持做好项目规划、做深项目前期、做实项目储备,着眼早上快上,强化服务保障,推动签约项目早开工、开工项目早投产、投产项目早达效。
目前,汤阴开发区已吸引益海嘉里、安井、众兴、甘源等28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食品企业先后落户,拥有“金龙鱼”“嘉士利”等26个中国驰名商标及598个系列名牌产品,培育形成小麦、玉米、大豆、肉鸡等10大产业链。
改革的春风吹动了项目建设的浪潮,汤阴开发区超前谋划、乘势而上,重点打造糖醇、面粉深加工、亚新钢铁、神龙精品钢深加工“四大百亿级”产业园及休闲食品产业园、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华龙农庄、安井食品三期、益海嘉里三期、红派二期、豫鑫糖醇三期、中粮粮谷、神龙精品钢二期、华润三九生物、溢多利生物等大项目、好项目的启动,必将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产业支撑。
提服务之效 注源头活水
5月26日下午,汤阴开发区管委会召开了一次中小企业“助企纾困”座谈会。会议开门见山,直面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华龙农庄、九头仙艾、红派食品等10家企业的负责人逐一提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涉企职能部门针对各企业的不同“痛点”,现场开出“药方”,及时为企业排忧解惑。
汤阴开发区还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出台了《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服务工作任务清单》,内容涉及服务企业生产运行、开拓市场、发展壮大、项目建设、政策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六大方面17条举措,为更好地服务企业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筹建运行“企业之家”,围绕“营造全市领先、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打造“两个载体”“三个中心”“四个平台”,创新开展助企业服务新模式。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企业发展遭遇原材料价格上涨、市场销路不畅等多种瓶颈,《任务清单》内容覆盖范围广、服务精准度很高,“企业之家”搭建了政企、银企、校企、企企交流新平台,起到了润在根上、暖在心上的作用,为企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心剂”,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像这种面对面精准化服务企业的形式,在这里每天都在发生。为打造一流的服务软环境,汤阴开发区按照全省赋予省级及以上开发区省辖市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要求,积极承接审批权限。围绕项目落地,汤阴开发区在项目备案、规划、用地、施工、环保等方面主动承接,共承接审批事项64项,最大限度实现“办事不出区”“办事少出区”。同时,充实人员力量,集合2/3人员成立3个服务专班,围绕全县“三大主导产业链”,按照省“13710”工作要求,建立项目“全周期”“专人代办”等工作机制,立足程序最少、环节最简、流转最快、时限最短、服务最优和“两不接触”精准服务,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单”服务模式,该模式打通了企业、政府、代办员之间的信息壁垒、服务壁垒、监管壁垒,为企业提供最需要的服务、解决最闹心的难题,提升了代办服务的专业度和精准度。通过“企业动嘴、帮办跑腿”,真正跑出了利企便民“加速度”审批。在为福建源香食品办理手续的服务过程中,由于在收购、过户、手续办理、税收征缴等方面都面临着很多第一次,没有成熟经验可以借鉴,存在很大困难,汤阴开发区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仅用15天时间就办结了项目全部手续,再一次刷新了“汤阴速度”。通过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打造了一流的产业生态、创新生态,进一步提升了产业聚集度和竞争力。
东风欲来满眼春,风鹏正举正当时。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站在新的起点,汤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紧紧围绕全省“十大战略”目标,落实全市“百条举措”,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等方面持续探索,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以更优的环境吸引更多企业投资兴业,奋力建设产业布局合理、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特色优势鲜明、发展动能强劲的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先进制造业引领区和改革先导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