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慧 通讯员 董庆鹏)今年年初以来,市应急管理部门在“信用+安全评价监管”的基础上深化服务举措,结合去年全国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典型案例中的问题,进一步丰富安全监管厚度、硬度和锐度,不断提升全市企业诚信经营意识,优化我市安全评价服务市场安全、干净、廉洁的营商环境。
强化监管,培植安全厚度。去年,市应急管理部门在国家应急管理部、河南省应急管理厅统一部署下,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安全评价机构执业行为专项整治,在全域范围内按属地、分行业对2019年《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1号令”)施行以来,在我市开展安全评价服务的17家评价机构共535个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查。在全面总结去年专项整治经验的基础上,今年,市应急管理部门进一步强化监管,采取事前针对性提示、事中实时跟进和事后评价公示的方式,全流程、全链条提升监管效能;通过采取签订诚信承诺书的方式,明确企业失信成本,从心理上加强企业主要负责人诚信意识,提升企业管理中的诚信文化建设投入,以诚信建设反哺企业本质安全能力提升。
严格执法,淬炼监管硬度。安全评价机构深度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新修改的安全生产法第七十二条对安全评价机构资质、报告、服务、公开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并在第九十二条对出具失实报告、租借资质、出具虚假报告等违法行为,按照罚款、连带赔偿、追究刑事责任和吊销资质(资格)、行业(职业)禁入等法律责任进行明确。新安全生产法正式施行以来,市应急管理部门强化监管、严格执法,对重点行业公司和部分危化经营企业安全评价报告进行线上、线下核查;在对重点领域安全评价报告的抽查中,抽调精干力量联合各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对报告中提出的隐患整改情况、报告与实际符合情况、报告过程控制制度落实以及其他失实问题进行核查。
精准宣传,磨砺监管锐度。截至目前,在我市开展安全评价业务的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共有21家。市应急管理局分别于今年4月底和5月初两次向上述21家安全评价检测检验机构下达提示(警示)函,要求其按照“1号令”依法诚信开展安全评价服务业务,要求各机构强化管理,保持执业资质、强化服务能力、提升专业水平,杜绝“两虚假、两出借”和其他违法违规行为。今年安全生产月以来,该局采取多种途径宣传“信用+安全评价监管”各项工作,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晓面,提升全社会参与安全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
下一步,市应急管理部门将总结近期“诚信+安全评价监管”工作,形成典型案例,提升诚信和安全互促共进水平,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