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北关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西见山村:

人居环境大变样 美丽乡村入画来(走进乡村看振兴)

整治后的西见山村

□本报记者 李庆龄 文/图

民航路街道西见山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推动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宽阔的水泥路通村入户,新刷的墙面一尘不染,房前屋后的小花园里鲜花盛开……6月2日,记者走进西见山村发现,田园如诗,乡村如画,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群众对村容村貌大变样的赞叹。

“瞧,我们村里有广场,有公厕,还有小游园,感觉比城里好多了!村里人居环境大变样,我感觉很幸福。”该村村民张秀花看着眼前美丽的新家园,连连感叹。

西见山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净、齐、亮、美、畅”标准,推进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了过去农村脏乱差的面貌。通过整治,路宽了、灯亮了、树绿了、街道净了、环境美了,群众看在眼里、笑在脸上、美在心底,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如今,村里的垃圾没了,杂草丛生的现象也没有了,每天有保洁人员打扫,哪里都干干净净。乡村美了,心情也跟着舒畅了。”谈起身边环境的变化,村民康小平乐得合不拢嘴。

“我们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快污水处理、路面硬化等项目建设,坚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西见山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彬介绍,村里硬化了71条背街小巷,对道路、建筑等综合施策、建管并重,切实提升管理水平;改善村容村貌,重点做好农村路网建设工作,开展道路畅通行动;加快对村内道路和公共场所进行绿化,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统筹各种资源,重点抓好村庄出入口、主干街道改造和村室、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建设,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生活垃圾统一清运处理,苗木栽满了房前屋后,水泥路四通八达,健身去文化广场……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的变化以及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看着村庄一天天变美,村民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在晚风吹拂的夏日傍晚,越来越多的人在村里乘凉、散步,惬意十足……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持续发力、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狠抓常态长效,在‘深’上练好真功,在‘实’上打牢基础,提高村民的满意度,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向好。”张爱彬表示。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