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圆满完成2021年至2022年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新闻发布厅)

本报讯 (记者 李 慧)6月1日,记者从安阳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期,生态环境部对各地发布了《关于2021-2022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有关情况的函》,我市圆满完成国家下达的2021年至2022年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

2021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秋冬季期间,我市PM2.5浓度为68.2微克/立方米(控制目标为77.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0%;重污染天数9天(控制目标为16天),同比减少12天,在全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63个城市中,重污染天数减少幅度排名第一。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更美了,人民群众切身体会到了安阳生态环境的改善,幸福感、获得感显著增强。为了交出一份让全市人民满意的成绩单,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建设。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实施意见》,建立了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制度保障;强化实施专班推进,重新组建15个工作专班,由相关副市长牵头负责,强化部门责任落实,强力推动49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创新建立网格化督察工作机制,将全市重点区域划分为58个责任网格进行巡查督导;严格落实调度奖惩考核机制,对环境质量、重点工作实行周调度、月排名、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县(市)区和乡镇扣缴生态补偿金,对有关责任人约谈问责。不仅如此,我市还大力开展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对举报人最高给予1万元奖励,全年共受理群众举报375起,核查举报属实的125起,兑现奖金12.15万元,有效增强了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提高了群众参与度。

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是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锚定目标,综合施策,高位推动,攻坚克难。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市区建成区内162家污染企业全部退城搬迁或关停,加快实施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强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实施“引热入安”工程,严格落实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总量1910万吨,同比减少226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强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加快“公转铁”项目建设,铁路专用线建成6条、在建4条;严控柴油货车污染,实行秋冬季绕城高速公路免费通行,严格管理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强力推进工业污染深度治理,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鼓励企业提标晋级,帮助指导9家钢铁企业完成29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133家企业完成351座工业炉窑提标治理任务,全市289家涉VOCs企业完成源头替代,543家企业完成环保设施升级改造,全市创建全国环保标杆A级企业56家、全省环保标杆B级企业145家。全市工业在线排放总量削减58%。全省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先进企业现场观摩会在安阳召开。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