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慧敏
“2022年,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将坚持以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速,力促风险防控提质增效,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位为目标,持续深化金融赋能,为殷都高质量发展添动力。”5月31日,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主任李丽红说。
过去的一年,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在市金融工作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创新金融服务机制,不断夯实金融产业基础,着力坚守金融风险底线,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持续为殷都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辖区15家银行为全区118个重点项目、规模企业发放5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97.40亿元;15家银行为全区中小微企业发放普惠金融贷款8371笔55.88亿元;完成资本市场直接融资25.3亿元,超额完成市定23亿元的目标任务。重点金融企业实现税收区级实得13259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加8072万元,同比增幅253.27%。全区银行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92.03亿元,较年初增加11.62亿元,较年初增幅3.06%;各项贷款余额234.41亿元,较年初增加39.55亿元,较年初增幅20.3%。全区2021年脱贫人口累计贷款余额1136.9万元, 727户,户贷率26.48%,全年持续保持省、市各县(市)区第一方阵。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荣获2021年度全市金融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先进单位、直接融资工作先进单位、地方金融组织管理先进单位、金融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先进单位、信息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当前,全市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如何做好金融工作,助力殷都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李丽红表示,下一步,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将着力在常态对接“平台”上做文章,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着力在风险防控“机制”上求长效,提高金融环境安全度;着力在“赋能”乡村振兴上谋发展,提高普惠金融满意度。
为提高金融服务精准度,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将坚持常态化线上银企对接,大力宣传、推广、运用好河南省金融服务共享平台,组织引导辖区企业能注尽注,通过数据赋能中小微企业网上融资增信,真正实现企业融资一站式“一网通贷”金融服务;将持续优化线下政银企对接,组织银行高层与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提升金融机构对转型发展企业贷款信心,并不断丰富对接载体,持续提高金融对接质效;将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服务,继续完善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加强上市业务指导和政策培训,并结合“万人助万企”“行长进万企”“春暖行动”等活动,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合力联动,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为企业上市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优化环境。
为提高金融环境安全度,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健全涉金融服务企业源头治理机制,建立涉金融服务企业金融风险月排查机制、重点问题研判机制、风险预警提醒机制和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切实把涉金融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把矛盾纠纷解决在源头。完善金融风险长效宣传机制,不断丰富宣传载体,创新宣传形式,通过文艺活动、知识竞赛、发放海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教育引导群众远离非法集资。建立协调联动机制,与市金融局和银行监管部门定期沟通与协调,有效防范和化解因企业担保链或资金链断裂带来的信用违约风险,同时加强与纪委、公安、法院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联动,确保全区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为提高普惠金融满意度,殷都区金融服务中心将继续推进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的深入落实,全面开展涉农乡镇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大培训、大排查”活动,重点加大对新识别监测对象的政策宣传、意向调查和政策落实力度,保持殷都区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户贷率持续位居省、市第一方阵。同时严格把好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三个环节关,确保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得出、还得上、用得好、见实效。加快“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创建和整村授信普惠政策的有效落实,在2021年全区已完成73.45%信用村评定的基础上,持续深入推进评定创建和整村授信工作,通过宣传培训、集中办理等方式,加快金融普惠政策有效落实,保障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量和群众的获贷感、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