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博士入企”是双赢之举

□高 咪

不久前,我市召开全市工业科技特派员选派行动推进会,首批111名博士与99家企业结对,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项目实施等方面提供服务。我市还与特派员签订协议,明确技术合同成交额、研发费用归集等服务类别,并将在成果转化奖励、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让特派员更有荣誉感,安心干事创业。

“博士入企”在全省是一个创举,也是我市对企业发展的有益探索。高校博士带科研成果入企孵化,促进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升科研水平,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棘手的技术难题,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这对企业发展来说无疑是好事。安阳工学院工学博士郭晓波带领他的团队从2012年就与翔宇医疗合作,不仅建成了全市首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而且研发出了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好政策有助于吸引更多博士愿意在企业发挥才智、释放潜能。这不仅解锁了企业科技创新难题,也为企业提升了创新竞争力,为企业长远发展带来新动能。

当然,“博士入企”帮助的不仅是企业,也让博士自身受益良多。与在高校做研究相比,企业在人力、财力、设备等方面有很多资源优势,博士能够通过企业有效对接市场需要,在产品研发上能够及时与社会接轨,真正实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此外,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也会反向助力博士们提升能力水平、增强产业化意识,将自身所学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与大企业、国有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更需要科研人才,一名科技特派员就可能对整个企业发展带来影响。本次博士入驻的企业,有大企业也有中小企业,让很多民营企业感到温暖。近年,受疫情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困难重重。通过开展“博士入企”,能够为企业对接引入一批高水平人才,直面企业发展困难,因地制宜、因企施策,从而为企业发展加把劲,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好政策要真正落地见效,还需相关部门、相关人员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为广大企业纾困解难,让广大人才有用武之地,在互惠互利良性发展循环中释放巨大动能。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