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 斐
5月17日临近中午,安阳室外温度攀升。
文峰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运管站维修班长杨安晋带领维修组成员,开始了垃圾中转站中闸门的整形工作,现场一派紧张有序的繁忙景象。
他们就像垃圾中转站的“医生”,用技术和汗水让辖区垃圾中转站的中闸门病愈运行。
据了解,文峰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运管站承担着辖区内18座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清运任务,目前使用的是压缩式设备。由于文峰区区域框架大,又是商贸集聚地,垃圾量比较大,中转站站点少,中转站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转,极易造成中闸门变形、拉筋断裂,影响中转站正常运转。
中闸门是压缩式中转站专用设备,用于垃圾压缩成型成块,承受挤压力比较大,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压缩设备无法正常使用。
在对废旧中闸门进行改造的工作中,该中心运管站维修组成员要完成对废旧中闸门的拆筋、整形、焊筋、加固等一系列工序,其中中闸门整形是一项比较难的工序。由于没有专业设备和工具,为了节约成本,他们利用自制的千斤顶和水平仪进行修整矫正,直到整个中闸门达到要求为止,期间需要一次次将重达1.5吨的中闸门抬起、放下。该中心运管站维修组成员利用小型起吊设备加装自制托架进行作业,节省了时间,提高了维修效率。在中闸门焊筋工序中,他们利用废旧工作板加固的办法加大强度,延长使用寿命。
为倡导废旧物品再利用,文峰区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运管站秉承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集思广益、修旧利废,对废旧中闸门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节约了成本。
杨安晋说:“购买一个新的中闸门需要7800元,而维修加固一个中闸门材料费只需要800余元。文峰区共有压缩式中转站11座,每座中转站有一个中闸门。目前,我们已经维修加固了4个中闸门并投入使用,效果比较好,节约费用共计2.8万余元,节约了成本和经费支出,提高了使用效率。”
该中心运管站厉行节俭,修旧利废,让废旧物品从“下岗”到“上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