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涛
3月28日,风和日丽。安阳县(示范区)高庄镇胡官屯村,王金魁和几个村民正义务打扫街道,邻村老刘过来找他下棋,没等几分钟就催促:“你们村已经够干净漂亮了,还扫个什么劲?”
“若不常打扫,哪来的干净漂亮?”王金魁自豪地说,“‘一村面貌秀靓丽’全靠我们哩。”
胡官屯村位于高庄镇中部,有598户2000余人,原是传统农业村。以前,该村民房破旧、路面失修,村“两委”一直寻求改变,却总感到势单力薄。去年以来,该村以“四个一”为抓手,共画同心圆,凝聚起振兴力量,破落村变成了美丽村。
“一村面貌秀靓丽”就是“四个一”之一。在这项工作指导下,胡官屯村路宽了、街净了、景美了、人笑了,还被评为全镇乡村振兴示范村,吸引了不少单位前来观摩调研、考察取经。
“全靠你们?”老刘撇撇嘴说,“村里搞建设,轮得到你这小老百姓操心?”
“那当然。”王金魁毫不示弱地说,“我们是乡村振兴的主人公,村‘两委’也给我们交底儿。”
早在去年,胡官屯村便“一张蓝图绘到底”,村“两委”干部与村民共同制订了村庄发展计划,并且“挂图作战”,干了不少工程。
说起这些工程,村民津津乐道:“疏通排水沟,铺设柏油路,修整沿街门台,拆除乱搭乱建,改造残垣断壁,推进‘一宅变四院’,新建文化广场、体育广场、停车场,打造文化示范一条街……每一项工程都少不了我们的支持与配合。”
“让拆自家门台,村民也愿意配合?”老刘不大相信地说。
“党员干部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村民陈海大声回答。
在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之初,胡官屯村村民不想“吃亏”,既不整顿门台,也不拆除违建,更不清理化粪池。后来,村里党员干部践行“一颗红心连民意”,先拿自家“开刀”,再带动亲朋好友跟进,并且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最终得到全村群众的理解和配合。
治理“六乱”、开展“六清”工作之后,村容村貌的改善大家有目共睹。胡官屯村村民对人居环境整治的认可度、参与度、支持度不断攀升。“咱村从没这么干净过。地净街宽,路面好走,出门遛弯,鞋面都不带脏。跟着党走,跟着村‘两委’干,乡村振兴在眼前。”60余岁的肖金平感慨地说。
听着胡官屯村村民“炫耀”,老刘不服气地说:“乡村振兴不是光好看就行,你们有产业吗?”
“很快就有了。”胡官屯村党支部书记陈庆伟大步走来,接过话茬说。
乡村振兴,必须产业兴旺。胡官屯村“一股干劲聚民心”,筹备了安阳轻型重工装备孵化产业园项目,新建两层标准化厂房15幢,预计今年6月完成一期建设。该项目为村集体资产,建成投产后,将会成为胡官屯村乡村振兴的经济后盾之一。
老刘听了啧啧称叹、心服口服。陈庆伟笑了笑,扭头对王金魁说:“让我扫吧。老刘找你,别让人家等急了。”
老刘连忙摆手:“不急不急。哪能让书记来替扫?”王金魁也有些尴尬:“是呀,他找我下棋,不是啥大事。”
“群众文娱在我这儿也是大事。”陈庆伟一把夺过王金魁手中的笤帚,爽朗地说,“再说,乡村振兴又不是个人的事,我们大家都要出力哩。”
老刘不禁竖起大拇指说:“干群同心、一块儿使劲,就该你们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