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 荣 通讯员 张 澜 崔向祯
3月21日上午,林州市五龙镇罗圈村党支部、村委会干部代表村民把印着“服务热情周到 工作快捷高效”“人民电业为人民 排忧解难见真情”字样的两面锦旗送到了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五龙供电所,感谢供电所和供电服务员工冯海青的及时服务。罗圈村村委会主任张虎拴边递锦旗边说:“就像锦旗上写的,冯海青一直都是这样为我们村里百姓服务的。”
开春以后就到了小麦春灌的重要时节。林州市区西部、北部守着红旗渠这条生命渠、幸福渠,庄稼年年都有好收成,而缺少地面水资源的南部地区,就要依赖深水机井灌溉,因此,保障春灌机井正常用电是林州市供电公司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春节一过,国网林州市供电公司就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机井排灌用电台区设备开展隐患“再排查、再整改、再告知”行动,通过加强维护、组织抢修、临时供电等方式,充分满足群众春耕春灌用电需求。该公司实行农排机井网格化管理,及时张贴台区责任人和产权分界点标识牌,开辟机井用电报装绿色通道,简化办电流程和报装手续,做到当日受理、当日接电,保证全市993个机井台区正常供电。
3月7日中午,罗圈村机井管理员张金生正常合下机井刀闸准备放水浇地,潜水泵却无法正常工作。在全村约8公顷小麦急着“喝水”的当口,张金生着急了,赶忙给台区经理冯海青打电话:“前几天刚查了供电没问题,咋突然就不出水啦?老冯能过来再给瞧瞧不?”
按照产权分界线的划分,变压器及以上供电设备属供电公司所有,机井抽水设备则由村里安排专人运行维护。冯海青深知“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的道理,正在吃午饭的他立即放下碗筷赶往现场。经过认真检查,发现用来保护水泵电机的接触器被烧坏。冯海青将备用接触器更换后,测量机井实际运行电流高达125安。“正常的电流应该在40安至50安,实际电流高出这么多,我判断还是井底的潜水泵有问题。”冯海青对张虎拴、张金生说。
这下,村干部作了难。潜水泵位于地下130多米的深井井底,必须使用大型机械将水泵连同抽水钢管一同拉上地面进行维修。万一不是水泵的故障,就是一项耗时、耗力、耗钱的工程。对集体经济不算太富裕的罗圈村来说,一分冤枉钱也不愿多花。
“听老冯的,把吊车找来,这就拉水泵。”最后,村干部经过商量后一致作出决定。经过一下午的检修,终于在傍晚18时完成了水泵的维修。天色渐暗,但周围的百姓一直没有散去。看着机井里流出的水哗哗地浇灌到农田里,大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冯海青更多了一份信任。
类似这样的事情对冯海青来说,已经是家常便饭。不仅村“两委”遇到用电上的疑难杂症找他,罗圈村的村民也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家人。谈到老冯时,村民都说,“用他甚至比自家人还随便”。冯海青自己也说,做好一名电力“勤务兵”,才对得起这个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