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12月15日 星期
西正寺村:
人居环境大变样的奥秘所在


□本报记者 石军明

12月9日,阳光温暖和煦,家住龙安区的王艳英回娘家,刚走进安阳县(示范区)高庄镇西正寺村,就被地净街宽、整洁亮丽的人居环境所吸引,惊喜的同时也充满了惊讶,今年春节,这里还破旧不堪,现在咋变得这么漂亮?

“村里修了路,还修建了文化广场,街道干净整洁,当然变漂亮喽。”在村口晒太阳的村民李大爷说。

王艳英原是西正寺村村民,10余年前嫁到龙安区。在她的印象中,西正寺村一直以来都是村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汽车开过尘土漫天飞。由于街道脏乱差,村民的卫生意识也随之变得淡薄,丢垃圾、倒废水等现象随处可见。

这么多年来,王艳英很少回娘家,更不愿带丈夫、孩子回来,就是嫌村里的环境脏乱差。

“村里啥时候修的路?”王艳英问。

“就是今年。”李大爷说,“今年年初,村‘两委’换届后,新班子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人居环境整治。”

如今,一进西正寺村,平坦整洁的柏油路映入眼帘,路两边铺设了0.8米宽的彩色面包砖。面包砖外边统一砌了蓝砖花墙,显得整洁大气,颇有都市村庄的韵味。临街墙下,几名工人正在喷涂、美化墙面。

“咱村穷得叮当响,哪有钱干这些?”王艳英难以置信地说。

“没钱,向上级申请嘛。”李大爷哈哈一笑说,“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威信高,肯吃亏奉献。”

今年,高庄镇全面治理背街小巷,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西正寺村借着这股“东风”乘势而上。资金不足,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拿出5000元,村“两委”干部、全村党员紧跟其后,你3000元、他2000元……纷纷慷慨解囊,就连入党积极分子王万利和陈玉只,也主动捐出3000元。

最终,西正寺村整修主干道8条,总长2600米;整修背街小巷道路15条,总长1800米。村民出行方便多了。此外,该村村“两委”干部还整顿了村里一块荒废已久的空地,新建了一个文化广场。一到晚上,很多村民都会到这个文化广场健身、休闲。更重要的是,村里修了新路、新广场后,村民的文明素质也随之提升了,乱倒垃圾等现象减少了很多。对于来之不易的良好环境,村民都很珍惜,都尽力维护下去,谁也舍不得破坏。就连邻村的村民都感叹,西正寺村真是从小破村变成了美丽村。

“下一步,村‘两委’还要在村里增加一些绿化,打造一些亮点,让村子变得更亮丽、更宜居。”李大爷笑呵呵地说,“以后有时间,你可以多回来看看。”

得知家乡的变化之大、变化之快,王艳英心潮澎湃,连连点头答应:“一定来,带着老公、孩子一块儿来。”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