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新星 通讯员 曲丽平
人在家中坐,护士上门来……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就可以下单预约市人民医院的专业护士到家里来进行新生儿黄疸监测、术后换药及静脉输液等一系列护理服务。
自2019年11月25日上线至今,市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护士到家”平台已运行了2年。2年来,“护士到家”平台接诊5000余单,出诊护士130余人,服务里程4万多公里,服务家庭3000余个,患者满意度100%!这是所有出诊护士风雨兼程、疫情无阻、真情付出的结果,也是3000多个家庭对“护士到家”平台的肯定与认可。
利用信息技术
享受智慧医疗
11月23日,在市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护士到家”平台上线2周年到来之际,该院举办了大型义诊活动,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内分泌科、疼痛科、心理科、压疮学组、人文关怀学组等专家,齐聚门诊大厅免费接诊患者,该院还组织护理人员为群众免费测血糖、量血压,发放宣传页,推广“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大家以实际工作、实际行动庆祝“护士到家”平台运行2周年,助力该平台蓬勃发展。
作为我市较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市人民医院响应国家卫健委关于大力推动“互联网+护理服务”建设的号召,积极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建设,于2019年11月25日在我市率先上线了“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护士到家”平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全流程、无缝隙、智慧便利的居家延续护理服务。
市民可通过市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或“护士到家”小程序进行线上预约。服务项目根据居家护理患者需求制定,目前已上线36项,包括新生儿黄疸监测、更换胃管、术后换药及拆线、静脉输液等。“护士到家”平台出诊护士均为护师以上职称、五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且专业技术精湛的执业护士,同时经过了医院严格、系统的培训和考核,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可靠、放心的居家护理服务。目前已有320名护师以上职称护士入驻“护士到家”平台。
截至2021年11月,“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护士到家”平台已接诊5000余单,服务涵盖科室55个,出诊护士130余人,服务项目36项,出诊里程4万多公里,服务家庭3000多个。
创新服务理念
延伸服务内涵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市人民医院“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护士到家”平台发挥了独特作用,效果良好,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在此基础上,市人民医院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推动“互联网医院”建设,致力于满足群众日常基本医疗服务需求,缓解医院救治压力,同时有效减少了人员集聚、降低交叉感染风险,使更多老百姓享受到了更安全、更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11月11日,市人民医院“互联网医院”正式上线,该院就此成为我市首个拥有“互联网医院”服务资质的医院,这标志着该院驶入了“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快车道,“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进一步深化,打破了医疗健康服务的时间和空间桎梏,提升了医疗健康服务的及时性、灵活性和便捷性,患者也得到了方便快捷、智能的医疗服务。
这也是市人民医院落实提升医疗服务十大举措的一项生动实践。
“利用互联网让医院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是我们‘创新服务理念、延伸服务内涵’的一次有益尝试。”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马绍恒表示。将“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展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是市人民医院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的有力证明。
马绍恒介绍,目前,“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护士到家”平台运行良好,“互联网医院”发展也正驶向快车道。下一步,该院将扩大平台建设,依托“互联网+护理服务”医共体平台,将社区卫生所、县级医院纳入平台,以提高平台服务能力和服务范围。同时,以“互联网医院”建设为契机,创新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新技术与传统医疗服务的融合,充分运用“互联网+医院”的新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流动,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快捷、方便、高效的就医体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