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城区·北关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

让群众好就业就好业


□本报记者 王嘉晨

为克服疫情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北关区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全方位加强帮扶和服务,不遗余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抓好政策宣传

10月22日,在豆腐营街道盘庚中社区,北关区人社局就业办为就业困难人员开展了专场就业政策宣传活动。活动中,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海报、设置“一对一”咨询台等方式,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相关优惠政策的申请条件和所需材料,耐心解答了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认真做好失业人员登记。

“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俺才知道自己能享受的扶持政策有那么多,比如创业担保贷款、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培训补贴、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贴等,这不仅提高俺的就业积极性,也确实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一名参加活动的群众表示。

今年年初以来,类似这样的活动该局已经举办了10场,参加人数2.4万余人。

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去年以来,北关区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为使这一系列就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作用,北关区千方百计宣传推介,全面梳理就业政策和服务项目,形成政策清单、服务清单等并公开发布。其中,政策清单包括政策名称、享受对象、政策内容、申请条件、受理机构等;服务清单包括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等。该区定期开展宣传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居活动,对不同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根据其需求有针对性地推介税收优惠、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惠企稳企、支持劳动者就业、鼓励劳动者创业的政策措施;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加强政策解读,扩大政策推介覆盖面。“只有让大家及时掌握相关政策信息,惠民的好政策才能应享尽享、落地生根。”10月22日,北关区人才交流和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天顺接受采访时表示。

广泛开展招聘活动

“现在找工作比以前方便很多,几乎每个月都有招聘会,而且这些招聘会不只介绍岗位,还很贴心地带应聘者参观工厂,方便应聘者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文化、工作环境、福利待遇、晋升前景等。”在区人社局举办的网络直播招聘活动结束后,一名应聘者感叹。

“受汛情与疫情的双重影响,企业出现‘用工难’,群众面临‘求职难’,招聘会就是在企业和群众之间搭建桥梁,最大限度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对接。”张天顺介绍。今年年初以来,北关区在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设置了人社服务专员,一方面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员工总数、缺工人数、空岗结构等信息,收集用工需求,另一方面深入社区、楼院了解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广大劳动者的求职意向。同时,该区充分发挥网络作用,畅通网上用工信息发布渠道,搭建就业线上服务平台,广泛宣传推送企业用工信息。截至目前,全区共举办线上和线下招聘活动20场,滚动提供岗位5700余个,达成意向性就业1388人次。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近年,北关区围绕辖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实际需求,持续开展了涵盖美容师、健康管理师、中式面点师、焊工、装配式建筑特有工种、保健按摩师、保育员等诸多种类的职业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

“每次培训,我们都要求组织培训的单位有明确的培训目标、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课时分配等,杜绝针对性、实效性不强,脱离就业导向、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培训,杜绝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鉴定评价管理不规范的培训。”张天顺说。截至目前,该区共开展纺织服装产业、无人机驾驶、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餐饮服务、农业实用技术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场,培训总人数1764人。

与此同时,区人社局从“就业政策、创业政策、稳岗政策、培训政策、兜底政策”五项重点工作着手,对干部职工、辖区内10个街道(镇)人社所工作人员、社区协管员等进行了百余次培训,提升其业务能力,并通过周例会交流、社区参观交流、练兵比武等方式巩固学习成效。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同时强化就业形势监测,促进人岗精准匹配,全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该局局长吴和用表示。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