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10月26日 星期
内黄县
千方百计排除农田积水 掀起犁地整地播种高峰


□本报记者 任贵伟

10月23日上午,内黄县城关镇真武庙村受灾大棚内的水泵仍在一刻不停地向外抽水。“这是最后几座新棚,里头还没种蔬菜。”真武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顺波说。

受前段时间连续降雨的影响,真武庙村约80%的大棚曾经有积水,还有部分大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李顺波带领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开展了自救工作。在城关镇政府的帮助下,该村购置了几台大功率抽水泵。党员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日夜不停地开展排涝作业,目前排涝工作已接近尾声。该镇统一调配人员,班子成员带头,帮助脱贫户、残疾户等困难户完成秋收作业。与此同时,该镇制订“三秋”工作方案,积极开展农技帮扶工作,安排农技员上农民夜校,给广大农民朋友讲解灾后的耕种注意事项;联系农资,帮助农民购买质量好、价格优的种子和化肥;联系农机,帮助农民犁地、播种,完成冬小麦的播种工作。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90%以上的冬小麦播种任务。

井店镇稳步推进“三秋”生产,将受灾损失降到最低。该镇加强工作部署,多次召开“三秋”生产工作会议,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各村村“两委”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排涝散墒,逐地块核对农田播种情况,分门别类,统计各地块农田预计播种时间,掌握第一手信息。该镇开展技术培训会,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根据天气,抢抓有利播种时期,指导村民合理选种、科学施肥、适时播种、适当调整种植结构。截至目前,该镇秋收已完成100%,冬小麦已播种1266.6公顷。

二安镇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要求该镇农业服务中心全力以赴投入第一线,联系受灾村的党员干部调动群众的内生动力,扎实开展生产自救。在开展排涝过程中,该镇农业服务中心给受灾村提供抽水所用水泵45台,以便于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出动党员干部170余人对弱势群体和重点部位开展帮扶排涝和现场操作。截至目前,该镇冬小麦已播种 2333.3公顷。

10月23日中午,内黄县豆公镇孙村村民张凤晁正在将农田里收割的大豆用拖拉机运回家。“俺种了7亩地,4亩大豆,3亩玉米,今年雨水大,庄稼收得晚,今天大豆收完了,玉米之前就收完了,下午就能犁地,再有三五天就能播种小麦了。”张凤晁说。

10月23日14时许,在内黄县石盘屯乡北杨村的农田里,农用机械正在将农田里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据了解,全县预计麦播面积约60666.6公顷,湿渍地需散墒总面积约32486.6公顷,截至10月23日已进行散墒面积约31733.3公顷,散墒率约98%;已整地面积约30666.6公顷,已播种小麦面积约30286.6公顷,已完成播种率49.92%。

内黄县各乡镇尽快排除农田积水。县水利局成立专班,两个技术班共8人专门指导涉涝乡镇排水,通过疏通沟渠、挖沟排水和机械抽水等措施,截至10月23日,已累计排除农田积水面积约8293.3 公顷。

内黄县强化农资供应、做好服务保障、加大指导力度。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发展改革、工信、供销等部门,做好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生产、调运,确保生产需要;县农业农村局会同市场管理、公安等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行为;县农业农村局加强与气象部门会商,及时研判生产形势,根据天气变化科学调整晚播小麦应对措施,适时调度上报排水、整地、播种等信息,为科学开展工作提供依据;县农业农村局4个小麦专家指导组下沉一线,全程开展技术指导,并通过电视广播、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大力宣传指导农民落实晚播小麦关键技术措施,切实提高麦播质量。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