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徐淑霞 通讯员 程永辉 王中瑞
这两天,锦和街道沙河头村村民宋克卫灾后补种的1公顷大葱和白菜获得丰收,准备统一装车运往市场销售。
“灾后补种的葱和白菜长势不错,大葱估计亩产3000多公斤,按照目前的行情,能收入1万元左右。白菜现在长势也可以,基本上能弥补洪灾的损失。”10月19日,宋克卫对记者说。
在该村村民宋九峰的菜地里,一颗颗个大饱满、青翠欲滴的大白菜铺满整个种植基地,绿意盎然。“这里原来种的西瓜,被淹后,马上改种上白菜,白菜现在开始上市了,预计亩产4000公斤左右,能收入1万元。” 宋九峰说。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我们及时引导群众补种大白菜、萝卜等蔬菜。在群众的精心管理下,这些蔬菜长势良好。蔬菜的市场价格看好,群众很乐观。”该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宋志飞说。
据了解,7月以来,滑县遭遇连续罕见强降水,大片农田受灾。初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约8627公顷。为努力挽回灾害损失,该县全力恢复灾后农业生产,积极开展农作物补种改种工作,农技人员全程参与,手把手指导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针对需要改种的地块,该县因地制宜、因田制宜,引导农民选择生育期短、经济价值高的秋杂粮作物和速生蔬菜进行改种,最大限度稳定农业生产。
“洪涝灾害后,我们农业农村局成立了专家技术指导小组,分赴各受灾乡镇,加强灾后温室大棚的修复和重建及蔬菜补种技术指导,严格落实各配套技术,温室大棚修复528栋,补种蔬菜3500多亩。截至目前,蔬菜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县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股股长李善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