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21年10月15日 星期

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
30家中央、省、市媒体人齐聚我市探寻华夏文明
学习调研团队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本报记者 李 阳 摄)

本报讯(记者 李 阳)10月11日下午,“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考古百年全国融媒体河南学习调研团队来到我市,团队分两日深入我市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羑里城探寻华夏文明,致敬考古百年。

在殷墟博物馆感受中国最早的文字代表符号甲骨文及殷商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寻觅中华文字的起源及发展历史,在羑里城研究探索周易文化的奥秘……一路下来,学习调研团队成员纷纷用镜头拍摄记录每一件出土的精美文物,并通过网络向大家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山东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融媒传播部主任马毅对记者说:“这次有机会来到安阳殷墟,近距离欣赏这些古老的文物,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提倡讲好河南故事,更重要的是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的文化向世界推介,这是我们的担当和使命。我想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和展示殷商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安阳。”

据悉,此次活动由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河南省文物局、河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主办,来自中央电视台和全国29家省市广播电视台的60多名编辑、记者、主持人,先后赴河南博物院、安阳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羑里城等地开展调研,并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用手中的笔、话筒、相机,多角度、多层次宣传报道河南在文物发掘保护、普及考古成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新作为、新气象。感受河南考古遗址凝聚的厚重历史文化,探寻华夏文明的源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河南作为我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本次举办的‘一眼越千年 文物看河南’考古百年全国融媒体河南学习调研交流活动,旨在为中国现代考古学庆生,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助力添彩。”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新闻节目工作委员会会长杜嗣琨表示,“安阳文化底蕴深厚,有我们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字史、中国最早的甲骨文和殷商文化,在这里开展调研学习非常有收获,看了实物、拍了照片、听了讲解,对汉字有了深刻的了解,我们将用手中的话筒、镜头及全媒体的传输手段把此行的所见所闻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河南安阳、了解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所有新闻(含图片)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