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丹丹
 8月20日,滑县白道口镇、四间房镇的花生种植户欣喜地收到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阳中心支公司向他们的账户转入的11.11万元花生生产理赔款。
 今年7月21日至22日,我市突遇特大暴雨,导致大面积农田被淹。滑县是粮食生产大县,也是花生种植大县,全县常年种植花生面积2.67万公顷。暴雨来临之际,正值花生开花下针时期,长时间的雨水浸泡造成花生种植受灾严重。
 面对灾情,安阳保险业快速行动,紧急启动大灾理赔应急预案,开通农险理赔绿色通道,做到快赔、尽赔,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兜底保障农民利益,积极助力农户灾后快速恢复生产。
 7月22日,雨水渐停。负责滑县5个乡镇农险业务的国元农险安阳中支公司工作人员迅速行动,第一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查勘受灾农田。
 “暴雨刚停,我们公司所有查勘员就到受灾较重的白道口镇、四间房镇查勘农田受灾情况。现场的情况很糟糕,地里全是水。”国元农险安阳中支公司滑县区经理李守波介绍。从查勘的情况看,今年花生大面积绝收的农田可能会突破70公顷。
 8月23日,记者随查勘员再次来到白道口镇北王庄村和蔡胡村。
 “老李,你让记者看看,俺这地都成啥样了,啥都没了。”北王庄村村民王留国说。他今年种了0.8公顷花生。7月22日大雨过后,金堤河水倒灌,导致周边的农田全部被淹,其中就有王留国的花生地。
 “我连续抽了3天3夜才把地里的水抽干。正该开花下针呢,遭了这场大雨,花生全都毁了。”王留国惋惜道。他告诉记者,每亩花生算上种子和化肥,成本在400余元,他种的花生全部算下来仅成本就5000元左右。
 “老王,你放心,这次国元农险赔的是开花下针期绝收的部分,钱已经打到你的银行卡上了,剩下的等成熟期后再定损,确定绝收的,公司绝对不惜赔。”看着一筹莫展的王留国,李守波宽慰道。
 白学杰是白道口镇蔡胡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该村的种粮大户。2017年,他从农业公司手里承接了约46公顷土地搞农业种植,其中花生种植21公顷。
 “年景好的时候一年的收益能到四五十万元。今年一场大雨,300多亩花生全毁了,损失约30万元。”白学杰说。
 “这里土质偏黏,一旦长时间浸水,对花生损害特别严重。你们看看,这花生虽然看着长得很旺,但薅出来一看,下面就两三个果子,绝收的可能性很大。”农业专家、国元农险安阳中支公司协保员黄国兴走到白学杰的花生地里,随手薅了几株,抖落根部的泥土后惋惜道。
 李守波介绍,花生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险金额为每0.06公顷457元。按照规定,开花下针期绝收的赔付比例是50%,成熟期赔付比例是100%。如果成熟期后核定白学杰这21公顷花生全部绝产的话,公司给白学杰的理赔款约15万元。
 “多亏参加了农业保险,要不今年的收成就没了。”白学杰感慨地说,“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种地不仅有科技支持,还有保险兜底,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老百姓的日子也有盼头。”
 国元农险安阳中支总经理路秀丽告诉记者,截至7月22日,国元农险安阳中支已受理农险受灾花生大灾报案15件,理赔110万元,其中,11件花生受灾案件的11.1万元理赔款已支付到位,4件养殖业受灾案件正在受理中。“目前还有近2000亩的花生种植绝收案件正在查勘定损。我们将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保障功能,持续关注辖区农田受灾情况,加快减产绝产地块的查勘理赔速度,为辖区农业发展保驾护航。”路秀丽表示。
 近年,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我市保险业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保险作为“三农”发展“压舱石”“助推器”的作用,以政府扶持引导、保险机构市场运作、农民自主自愿参加的模式,大力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降低农业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农民收益。
 市保险行业协会会长魏普说:“通过农业保险的普及推广,兜住了因灾返贫的风险底线,增强了广大农户参与种养殖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越来越多农户从中受益。”
 据了解,此次暴雨灾情发生后,全市农业保险已赔付案件153件,赔付金额总计1317.3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