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嘉晨
商贸服务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培育和发展商贸服务业对拉动经济、引导消费、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等都有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北关区都十分重视培育和发展商贸服务业。今年,该区更是紧紧围绕“加快全市商业商务中心区建设”这个目标,在开发特色资源、打造精品亮点、集聚业态品牌、扩大产业规模等方面持续做文章,全力推动商贸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品质化、多元化、便利化消费需求。
加速载体建设
今年,该区在原有的商业基础上,结合老城区改造、“创文”、“创卫”等工作,规划了“三轴一带”的商业街区开发,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辖区商贸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三轴是指人民大道、平原路以及中华路,一带是指洹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5月22日,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人民大道轴线以推进红旗渠广场东北角地块开发、中国文字博物馆二期及汉字公园、邺城文化创意园、京东商城“一城一店”等项目为重点,强化城区引领带动作用,打造全市商业商务中心区;平原路轴线以605地块、三垒商业地块开发建设为重点,打造集购物、休闲、娱乐、商务为一体的北部商业新高地;中华路轴线以文化体育中心、605地块商业、欧蓓莎国际环球港二期、建设企业总部基地、无人机服务经济、发网物流等为重点,拓展城市新空间;洹河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以北关区文体中心及中国文字博物馆北片区、热电厂片区、电筒厂片区等片区开发为重点,建设高品质生活商务带,提升安阳城区品质。
繁荣业态丰富模式
在拓展规模、完善功能、优化布局的同时,该区积极引进和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以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带动消费升级。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依托开宇大厦、开祥大厦等一批定位明晰、功能完备的专业商务楼宇平台,该区大力引进金融、证券、保险、医药、电商等总部企业,推动总部经济集聚发展、商圈化发展。
推进文旅和商贸融合发展。该区依托洹河、袁林等文化资源,通过“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居民消费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综合发展动能。
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依托辖区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该区重点推进中医院中医药感染特色专科综合楼、夕阳红颐养院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国颐养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产业。
加速数字化升级。该区以“互联网+”为手段,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信息技术装备水平;鼓励企业运用数据挖掘等新技术,丰富细化消费品品类,开发新型服务模式。
“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不断涌现,不仅提高了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带动了大量群众就业。”该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优化营商环境
为让更多的商贸服务业企业和经营者安心发展,该区围绕市场主体需求,研究推出诸多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强化服务,优化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该区不断完善道路、供排水和污水管网、供电、供热、供气、通信、信息网络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环境承载力;出台了《关于加快商贸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服务业发展的25条》《北关区推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北关区关于鼓励发展高成长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积极做好产业引导,加快产业集聚速度;开辟招商引资绿色通道,取消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项目审批程序;完善项目秘书制,跟踪服务,解决问题;学习东南沿海等地区先进经验,健全完善了《北关区关于引进工业企业和总部企业优惠政策的指导意见》《北关区关于规模市场主体培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关区限上商贸服务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3亿元,同比增长70.38%;住宿餐饮服务业实现营销收入1410.1万元,同比增长96.64%。今年1月至5月,该区新引进商贸服务业企业50家。
“今年,我区将通过加快推进万雅纺织大厦、欧蓓莎国际环球港二期等项目,带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通过推动杰辰童装电商物流产业园、京东商城‘一城一店’等项目,引进金融保险、技术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法律服务、会计审计等总部经济,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提升。”区商贸服务指挥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