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凡 通讯员 王玉平
“能有今天的这份事业,还得感谢县人社局的免费培训和创业辅导,既教会了我技术,又手把手指导我经营,这才圆了我的创业梦。”5月13日,在伏道镇北艾堂艾灸店内,店主马兰兰一边为顾客服务一边说。
马兰兰原本是伏道镇后攸昙村的脱贫户,参加了县人社局组织的免费艾灸技术培训后,熟练掌握了各种实用技术,在人社部门和培训学校的帮助下,成功创办了自己的艾灸店,目前已顺利经营4个多月。
今年年初以来,为深入推进人社领域“放管服”改革,不断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县人社局以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为目标,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创新思路、开拓方法,通过提供宽松政策、优化窗口服务、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注重培育提升等有力举措,进一步提升“一网通办”服务效能,持续提高便民利企服务水平,切实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帮助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坚持政策驱动
优化亲商环境
为积极营造良好的亲商、爱商环境,县人社局立足部门职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紧紧依托全县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百县提升行动总体部署,为县域企业提供上门政策宣传、用工保障、开业补贴、运营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岗位开发补贴等系列扶持,不断加大创业支持力度,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同时,为解决企业引人难、留人才、用人难等问题,切实帮助企业把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县人社部门依托安阳市“洹泉涌流”人才集聚计划,制定了关于高技能人才生活补助、创业补贴、家属安置等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细则,将企业人才引进的各项政策形成制度规范,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发挥人才集聚效能,积极营造“选贤与能、礼贤下士”的城市新风尚,促进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人才集聚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已入库人才62人,落实引进人才生活补助9.12万元,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软硬件支撑。
坚持服务优先
营造爱商氛围
为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县人社局坚持高标准落实“四级分包”责任,每月安排服务专员入企走访4次,宣传最新政策、了解企业发展困境,帮助企业研判问题、出谋划策。县人社局摸排县内125家重点企业和400余家个体工商户,建立企业档案85家,发放“企业服务联系卡”1500余份,形成企业用工清单,开通线上招聘模块,实时发布用工信息,打造全天候、宽领域、便捷化的供需对接平台,切实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
县人社部门还立足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等窗口服务,在办事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一网经办、一次办妥”,并在全市率先推出了“周六延时服务”,用不间断的优质服务为企业保驾护航。同时,积极探索“一趟不用跑”改革,相继推出“智慧人社”基层服务平台、人脸识别生存认证、创业贷款在线申请、机关事业养老保险线上审核等一系列“不见面”服务,让县域企业不出厂、不出门就可以招工人、查社保、办贷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务。
坚持基金护航
健全护商体系
资金周转是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为缓解企业经济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县人社局大力开展基金护航行动,设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基金5000万元、人才基金500万元、大众创业扶持基金100万元,大力扶持返乡创业,有效缓解返乡创业者的资金压力。2020年以来,汤阴县共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发放开业补贴14.5万元,奖励创业示范园区、示范项目15.9万元,发放创业运营补贴7.4万元,为创业园区孵化成果发放补贴3.2万元。该县落实各类创业补贴资金32.3万元,为49家单位1.7万人次发放以工代训补贴340.8万元。
同时,为帮助企业解难题、破困境,县人社部门不断创新贷款担保模式,探索创业担保贷款授信村试点建设,为古贤镇古贤村提供200万元免息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已先后向该村发放贷款66万元,并通过“园区担保”和“订单担保”的方式,为乾德服装、鼎芝香油提供了110万元的贷款扶持。截至目前,该局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0笔1320万元,带动457人就业。
坚持培育提升
壮大营商队伍
为盘活乡土人才,深挖细刨本地创业能人,县人社局大力开展返乡“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树立创业典型,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2020年,共评选出15名县级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成功创建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园区4个、示范项目3个、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3个,市级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乡镇6个、示范园区3个、示范项目7个,县级创业示范园区10个、示范项目47个,实现了“一个乡镇辐射一方,一个园区带动一片,一个项目引领一行”的良好效果。
为大力孵化培育本土创新型企业,县人社局从市、县相关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业成功人士中分两批选出50人,组建了汤阴县创业指导师志愿团,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创业指导服务。同时,依托“全民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以“互联网+”、电商直播等技术为突破口,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各类培训26期,培训学员129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