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剑昆
在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林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20年消费维权10大典型案例,在社会上引起了比较强烈的反响。在过去的一年里,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消费者协会围绕民生开展维权工作,受到市民的好评。
医疗器械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一时之间口罩、体温计、消毒用品供不应求,此类商品的相关投诉占日常投诉比重的90%。去年4月15日,开元市场监管所接到安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平台举报单,举报人称开元街道某商店非法售卖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查处。执法人员即刻到该商店调查。该商店持有有效营业执照,现场检查未发现有医用口罩在售。经询问负责人后了解到,该商店确实曾售卖过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已于日前销售完毕。店内购销记录台账以及该口罩的相关进货手续和合格证明文件齐全,产品质量合格。但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该商店在未办理第二类医疗器械备案情况下销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行为,违反了《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法人员对该商店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并给予警告处罚。
电梯安全事关群众安全。林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盯此类投诉,往细处想、往实处做,切实保障群众安全。去年7月8日,该局接到该市行政专线转交投诉,得知某小区住户匿名投诉该小区电梯频繁出现故障,存在安全隐患。执法人员立即赴该小区调查。该小区为新建小区,正处于交房装修阶段。经调查发现,装修户在用电梯运送水泥、砂石时会散落一部分到电梯缝隙中,干扰电梯传感器,触发电梯紧急保护程序,导致电梯运行异常。执法人员要求该小区物业服务公司把工作做细、做实,消除安全隐患。执法人员召集该小区物业服务公司和业主代表共同研究对策。经协商,物业服务公司采取安排电梯维保公司工作人员在业主集中装修期间全天候驻守小区、加大电梯维护保养频次、安排保洁人员及时清理散落砂石等措施,及时排除故障,保障业主乘坐电梯安全。
随着新的消费观念和模式的兴起,在办理各种会员卡和预付卡的同时,商家的宣传存在不对称和不透明,投诉不断出现。林州市市场监督部门加强对商家的检查和法律宣传,以此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9年5月,消费者李先生在某儿童成长馆办理了1张可以消费50次的会员卡,当时被告知使用会员卡没有时间期限,直到次数用完为止。去年11月22日,李先生去该儿童成长馆消费时被告知会员卡已作废。会员卡内剩余20多次还未消费,李先生遂打电话投诉。执法人员立即进行调查,证实李先生反映的情况属实。执法人员向该儿童成长馆经营者逐条讲解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文,指出经营者未按约定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息等;对退款无约定的,应当按照有利于消费者的计算方式折算退款金额。经过调解,双方达成谅解,该儿童成长馆同意将李先生会员卡的使用期限延期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