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旅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12月25日 星期

用心讲好殷商故事 微笑迎接八方来客
——殷墟博物馆志愿服务活动侧记
张莺歌向游客详细介绍甲骨文

□本报记者 李 阳 文/图

12月20日,周日,又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张莺歌和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殷墟博物馆,戴好志愿者胸牌,从门卫室取了志愿服务站的钥匙,打开门、拉开卷帘,在服务日志上签到,穿上象征志愿者身份的红马甲……一切准备停当,她静静等待游客到来。

作为一名在殷墟博物馆服务了7年的志愿者,每次志愿服务前,张莺歌都会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用微笑和真诚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讲解是每一名殷墟志愿者的必修课。“每一名志愿者都经历了从报名到面试,经培训过考核,忐忑上岗到日渐自如的过程。动辄两三个小时的讲解不仅消耗脑力,也是个体力活。”张莺歌向记者介绍,“其实,每一次讲解都是自己积累提升的过程,我很享受这个过程。作为殷墟博物馆的志愿者,我们做的就是文化普及工作。我们和观众一起分享、一起感受,共情式的讲解让观众学会了怎么去看、如何欣赏,更重要的是他们逐渐会把走进博物馆作为生活的一部分。”

“志愿服务工作辛苦吗?”记者问。“说实话,辛苦。但这点儿辛苦跟我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收获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张莺歌笑着说,“志愿生活,有得有失:得到了游客的尊重和认可,得到了自身的锻炼和提高,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和愉悦;失去了狭隘、挑剔、指责,失去了肤浅、短视、无知。在收获知识、快乐的同时,更收获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博物馆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它收集着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记录着时代的变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殷墟志愿服务站的工作内容包括义务讲解,又不局限于讲解,还有解答游客问询、引导游客参观、免费提供辅助设备、收集游客意见和建议并及时上报景区等。无论春夏秋冬,不管酷暑严寒,这里总有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每当结束一次志愿服务,看着游客满意地离开,一种自豪感和幸福感充实着每一位志愿者。

今年,在安徽博物院举办的“牵手历史——第十一届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推介活动中,全国超过120家博物馆,近200位博物馆专家学者、从业人员参与了评选。最终,殷墟博物馆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层层审核选拔,成功入选“牵手历史——中国博物馆十佳志愿者之星”团队。

据悉,殷墟博物馆志愿者团队于2005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15个春秋,从成立之初不足20人的小队伍逐步发展形成一个由150余名成年志愿者和200余名未成年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庞大队伍。殷墟志愿者更是以“弘扬雷锋精神、播撒爱心、传承文明、奉献社会、完善自我”为己任。张莺歌表示,今后,殷墟志愿者团队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继续弘扬雷锋精神,宣传志愿服务正能量,为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化高地,唱响文化厚重的中华好声音不断凝结志愿服务力量。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