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晓东 文/图
王永志是殷都区都里镇财政所所长。2001年2月,他退伍后被分配到都里镇财政所,从一名普通职工干起,一直到副所长、所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非凡的业绩。去年,王永志被授予“全国财政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入选了“安阳市最美退伍军人”候选人,在偏远山区建成了全国“最美财政所”。
12月16日,天气晴冷,记者到都里镇采访。走在都里的山岭峡谷、村庄街道,随着采访的深入,王永志——这位在镇财政所一干就是20年的基层财政人的形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可亲可敬。记者撷取了几个故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基层财政人的忠诚担当和为民情怀。
6袋水泥的故事
都里镇位于殷都区西北部山区,两省四县交界处,是一处偏远的山区小镇。2001年2月,王永志被分配到都里镇财政所工作。环境虽然艰苦,工作充满挑战,但对一个当过兵的人来说困难并不是不能克服的。王永志暗下决心,要在这里干下去,而且还要干好。同时调到都里镇的其他5名干部,不到一年全部都调走了。其中一位临走时说:“都里不是人待的地方,整年休息不了几天,天天修路、看水泥、搬石头。”
“6袋水泥的故事”讲的就是修路、看水泥、搬石头的故事。2002年,镇里修建都里村至东水桥的道路,王永志负责收料和后勤保障工作。由于镇里财政困难,所有道路桥梁修建采取“包工不包料”的形式施工,目的是节约资金。因为修的是水泥路,天天和水泥、石子、沙子打交道,王永志对每次来料都严格验收。道路修到一半,按照理论测算,多用了6袋水泥。镇领导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说他浪费水泥,有贪污嫌疑。王永志因为受到误解很是委屈,自己任劳任怨还受到领导批评。最后,是农村公路管理所的一位技术人员给他解了围,2.5公里道路,加上损耗,按照正常测算还节余近一吨水泥。
从2002年到2008年,都里镇共修建乡村道路46条70余公里,还修建了6座桥梁,长年累月都有王永志在施工现场忙碌的身影,处处都洒下了他辛勤的汗水。
600元钱的故事
都里镇有15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村村都留下了王永志的足迹。海拔500多米的盘金垴村有一个叫背面的自然村,村里有一对年迈的老夫妻——70多岁的武麦贵和他的又聋又哑的老伴儿。600元钱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武麦贵夫妇住着简陋的屋舍,靠种几亩薄田度日,生活很是拮据。201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永志听说了这对老夫妇的生活境况,马上决定去武麦贵家看一看。第一次去背面村,汽车到盘金垴桥后,还需要徒步两公里多,翻过两个山头才能到。王永志给老人带去了米、面、油等慰问品。2016年5月的一天,王永志再次去背面村,发现前两次带来的米和面一袋都没有吃完。王永志想,给老人的东西多得吃不了,不如给他现金,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买。王永志掏出600元钱,硬塞到武麦贵的手里。武麦贵连连推辞:“我花不了这么多钱。你一下子给我600元,我儿子最多一次才给我100元。”在山里,最难耐的是寂寞,考虑到武麦贵的老伴儿是聋哑人,那天,王永志还给武麦贵带了一条小狗陪伴他。
2016年洪灾后,武麦贵居住的房屋和田地被洪水冲毁,在背面村无法生活下去。王永志和村“两委”干部把他妥善安排到许家滩村的大女儿家。在以后的几年里,王永志平均两三个月都要去看望这两位老人。
6个小时的故事
脱贫攻坚是近年都里镇的中心工作,积极参与脱贫攻坚是财政所义不容辞的职责。北马辛庄村原来村委会的院子里茅草遍地且没有院墙,三间房屋也破败不堪。现在,该村是镇里的党建示范村。6个小时的故事发生在北马辛庄村。
长期以来,北马辛庄村“两委”没有正规的工作场所,严重影响开展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6月30日,都里镇召开脱贫攻坚推进会。当天23时,镇领导给王永志交办了连夜修建该村村委会围墙的任务,而且第二天就要建成。
时间紧,任务重,说干就干。通往村里的主干道刚铺完水泥,修建围墙进料困难。这时候,军人的作风激发了王永志的斗志,越是困难越要坚决完成任务。他联系附近村庄的小三轮,协调三个灾后重建项目的人员、材料紧急支援。从当天夜里忙到次日早上6时,长30米、高2.5米的砖混围墙拔地而起。第二天,镇领导来到现场,竖起大拇指说:“不愧是当过兵的人,别人做不到的永志能做到。”
在随后的党建示范村创建过程中,王永志为村里争取资金40余万元,设计改造了村委会大院和舞台,修建了雕塑、小花园等。如今,北马辛庄村委会地面整洁,绿树成荫,一个花园式的党建阵地成为都里镇的亮点,全镇各村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6位财政人的故事
大家还记得2016年的“7·19”大洪水吧,那次洪水在都里镇是百年不遇的,镇政府浸泡在1.5米深的洪水中。财政所共有6位工作人员,这6位乡镇财政人在洪水中负责转移群众。灾后收发物资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洪水袭来,人们还来不及作出反应,都里镇财政所的6位工作人员便勇挑重担,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方。暴雨中,王永志带领所里的男同志腰间系上粗麻绳,不顾生命危险冲进洪水中疏导被困在镇政府的100余名群众。
水灾发生一周内,他们没有在凌晨3时前睡过觉。都里镇财政所负责赈灾物资的管理和后勤服务,由于物资搬运时人员较多,物资堆放不整齐,不利于清点。他们只能利用晚上别人休息的时间对物资进行分类摆放、清点数量、统计数字,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数据。洪灾发生后,财政所6位工作人员共收发救灾物资15万余件。
王永志说:“那次抗洪救灾挑战了我们的身体极限,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为了抗洪救灾,大家一直战斗在一线。财政所一班人被镇党委、政府称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英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