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产业经济 上一版3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11月25日 星期

我们的机车维修大工匠
——记安钢集团运输部机修车间技术员刘永丽
刘永丽正在工作中

□梁中顺 文/图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火车头跑累了也会“生病”,这时就离不开高效的检修保障。11月20日,笔者走进安钢集团运输部机修车间,一提起技术员兼电气制动班班长刘永丽,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技术专家、机车维修大工匠。

他是全力以赴、刻苦钻研的“拼命三郎”

“刘永丽师傅检修过的车,我们开起来特别放心。”火车司机们说。

多年来,刘永丽在内燃机车检修岗位上练就了一套“望闻问切”的绝活,创造了检修内燃机车2000余台次零故障、零质量问题的纪录,是工友们眼中的“技术大拿”。

1999年,从安阳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刘永丽走进了安钢集团运输部机修车间的大门,当他看到师傅们能把一辆辆“趴窝”的火车修好,刘永丽羡慕不已。从小就对机械和电器有浓厚兴趣的他,更是勤思考、多动手,努力钻研技术难题。

刘永丽在工作中发现,在大学所学的工业自动控制专业与机车电气存在很大差别,大到元器件小到电气符号都需要重新学起,但他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而是利用业余时间蹲地沟、钻机械室,反复练习拆、修、装、量,不懂就向老师傅讨教,查找技术资料,配件数据、故障现象、处理过程等记满一个又一个笔记本。通过不断学习钻研,他真正做到了一专多能,成为一名多面手。

他是服务生产、硕果累累的技术专家

今年年初以来,随着“公转铁”项目的推进,原燃料到达卸车、渣铁罐运输、产品外发均保持高位运行,铁路运输任务异常繁重,动力保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工作压力,刘永丽梳理检修流程,制定检修规程,建团队、抓机制、解难题,共修改检修流程16条,完善检修规程50余项,极大提高了检修效率和检修质量。

今年5月,为了备战首届钢铁行业内燃机车司机技能大赛,单位成立了竞赛筹备小组,刘永丽是两个技术教练之一。由于单位没有竞赛用东风4DD车型,在单位领导的协调下,他和竞赛筹备小组的同志一起到有该款车型的煤炭企业,进行实战训练。为了让选手掌握陌生车型的知识,作为教练的刘永丽先当学生再当先生,自己先上手练习。针对比赛车型与单位车型在传动系统上的巨大差别,他找资料、看图纸。在酷热天气中,蹲在又低又小的电气柜里,全身湿透,手绘出元器件空间分布图,准确定位每个元器件位置,供大家熟悉、掌握。经过2个多月的系统训练,在他的指导下,选手们个个练就了一身快速查找电气故障的高超本领。最终,三名选手全部通过考核,分别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市技术能手。

他积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运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检修实际问题,降低机车故障率。

他主持的课题《降低GK1E型内燃机车故障率》获得了河南省质量管理一等奖和全国“冶金质量联盟杯”二等奖;《降低GK1G型内燃机车故障率》《提高内燃机车液力传动的可靠性》获得了安阳市质量管理二等奖;《内燃机车接地故障的排查方法》在核心刊物《内燃机车》发表,并获得安钢集团优秀论文;《GK型机车调速故障快速处理操作法》《巧解低温天气机车制动失灵难题》等先后在安钢集团获奖。

他是尽职尽责、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

作为生产骨干,除了做好8小时日常检修工作之外,只要接到通知,不管深夜还是双休日、节假日,一个电话,刘永丽始终风雨无阻,不计报酬,加班加点抢修机车各种故障,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一支万用表、一顶安全帽、一身蓝工装,刘永丽以过硬的业务技能和敢于担当的责任,修了2000余台次安全机车。由于业绩突出,刘永丽先后荣获安钢集团一级优秀技能人才、优秀青工,运输部先进工作者、机车修理工种比赛第一名、技术专家、PLC专家等荣誉称号,今年被聘任为运输部机车维修大工匠。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