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赵晓凤 通讯员 武杰)“大棚里将种植非洲菊等鲜切花,主要用于扎花篮,现在已经联系好了销路,大约100天能见效,村里的贫困户将伴着花香脱贫。” 4月24日,善应镇西方山村第一书记王卫杰高兴地说。
春光明媚,善应镇西方山鲜切花(非洲菊)大棚内工人干劲十足,包片镇领导、驻村第一书记及村“两委”干部赤膊上阵,翻土、施肥、浇地,为即将栽种的花苗做足了准备。“经过前期考察,我们选定了非洲菊,已经提前联系市区2个花店为固定销售点,2亩花棚预计创益4万元,为全村1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2000元。”王卫杰介绍。为了不折不扣完成区委、镇党委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该村依托生态优势,不断发展特色产业,继打造10亩花椒扶贫基地后,又精心打造建设占地2亩的2个花棚扶贫基地试点,同时加强与贫困户利益连接,流转全村13户贫困户土地,安排贫困户临时务工。与此同时,还邀请濮阳种植户到村授业,村“两委”掌握后再传授给贫困户,提高贫困户临时务工效率、质量。
“待试种成功后,我们将进行规模推广,进一步固定脱贫攻坚成果,实现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王卫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