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邺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版新闻列表
 


媒体链接: 安阳网| 安阳日报 | 安阳少年报
 
  
2020年3月13日 星期

国士有双


□徐慧根

己亥年,庚子春。水满四泽,三镇罹疫,国士有双。

——题记

南山不远。傲立于身边,傲立于天地人心。

十七年前非典来袭,他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那一刻的悲壮,无啻于那年上甘岭战役中“向我开炮”的呼叫。

逢危有我,八秩不老,万死不辞!

十七年后,又是他临危受命,披挂上阵,四处奔波,冲到抗击新疫的第一线,如大纛旗招展。

“不要前往武汉!”

话音未落,却以八十四岁高龄毅然披挂前沿。八十四,这个人生数字必须大写!

“医院就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

声如洪钟,气贯长虹;松柏之志,经霜犹茂。

他是德高望重的学者、名满天下的院士、抗“非”斗争的第一功臣。十七年前,他的人生已经实现了不朽,耄耋之身本可颐养天年。

然而,这怎么行?

“人不应单纯生活在现实世界,还应生活在理想之中!”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便是理想!

逢国有难,必以身相许,不复为身而谋。

——鞠躬尽瘁的,岂止是诸葛孔明?

——以身许国的,何当只青年才俊?!

如果,八十四是一个人生的高度,那么,七十三便是紧随其后的登攀。

国难时,大疫前。

我们既有冲锋陷阵的抗疫勇士,也有不让须眉的女中丈夫。

兰意清芬。不单有姿容的端然娟秀,更有铁肩的道义担当。

她曾是“进门狗不叫”的“赤脚医生”,为采草药足迹遍布西南大大小小的山头,为上门诊治走过了无数条台风中的山路。从天亮到天黑,再从天黑到晨曦初现。

她曾是身居高位的正厅级官员,横刀立马,杀伐决断,却始终充满着严谨敦厚的学者气质,让多少须眉男子倍感汗颜。

十七年前,她叫醒了整个浙江,大刀阔斧创造非典奇迹,堪称国际典范。

十七年后,她提出武汉封城,像一只满弓铮铮作响,发发箭簇直射魔王的冠冕。

“这一次,我来当一个医生。”流年似水,光阴荏苒,初心不改。

“国家需要我待多久,我就会待多久。”国士再征,不念归程。

“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决不撤兵!”她站在死亡的关口,古稀之年,目光如炬。

这位七十三岁的老人披肝沥胆,拖着疲惫的身体与病毒赛跑,将十四亿国人挡在身后。

她,挺直着脊梁,如一峰葳蕤清翠的高山。

胸前除了姓名,还写着“武汉加油”。

春风正在赶来的路上,天寒地冻必不会长久。人民期盼着春天。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史书没有骗人。那些最光辉的人格,并不是儒家编造的童话,而是真实的存在。

国家是每个人的青山,青山是最坚实的依靠。

危难当头,总有些伟大的人挺身而出,撑起一个伟大国家的颜面。

七十三、八十四,不仅是年龄或数字,更是屡与死神擦肩之后的笃定与执着。

正义总能打败邪恶,阴霾总会被阳光驱尽。

一个拥有英雄的民族,永远不会失去希望。

他们久历时光的淘洗、岁月的琢磨,却丝毫不改生命的纯粹。本可安享荣华,却“哀民生之多艰”,不惜深入险境。

光风霁月,真国士也!

“站在他们面前,我们感到自豪。而有的人,应该感到羞愧。”


  
版权所有:安阳日报、安阳网、安阳少年报、河南手机报安阳版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安阳网发布,安阳网原创及论坛、博客等原创信息,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 “安阳网-安阳日报”或“安阳网”。版权合作联系:0372-2561290。